正文

前言(1)

丰田领导者 作者:(日)佐藤正明


前  言

丰田、我和大卫·哈伯斯塔姆

2007年11月3日,丰田公司跨入了第七十个年头。从1973年开始,身为《日本经济新闻》记者的我就开始主要负责汽车行业的报道,屈指算来,我已经亲眼目睹了丰田公司几乎一半的历史了。当然,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虽然我身在报道前沿,但是对于丰田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我显然并不能完全了如指掌。不过,这段经历倒是给我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我已经远离汽车阵线,仍然和众多身处不同层级的丰田高级主管人员们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我想,在自己懵懵懂懂一路走来的漫漫岁月里,丰田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丰田所有的主管人员中,第一个与我建立起紧密关系的就是当时的常务总监花井冒也。花井,人称丰田的财神,烟酒不沾,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打打高尔夫了,而且他在打高尔夫的时候只用铁杆,以至于他被手下戏称为"铁人"。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极少会将个人事物与生意混杂在一起,但同时他又可以称得上是丰田英二的铁杆崇拜者,他甚至宣称,"丰田英二才是我唯一的兴趣。"

花井一向认为,"如果你宣称自己为所服务的公司感到自豪,对之持有深刻的感情,那么你就应该拥有公司的股票。"因此,从加入丰田公司,他就开始刻意地购买丰田的股份,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已经成为继丰田章一郎和丰田英二之后公司第三大个人股东。由于膝下无子,在他辞去丰田董事的职务后,花井将价值数亿日元的管理层退休福利全部捐给了自己的母校。

一切源于马自达重组

正是由于马自达公司的重组,花井和我才有了交集。因为没有能够处理好1973年秋天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马自达公司的财政陷入危机,最终导致公司的主要支持银行住友银行(即现在的住友三井银行集团)要求公司进行重组。当时身为住友银行的常务董事(后来升任为社长)的矶田一郎,刚开始还希望马自达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进行重组,同时也开始未雨绸缪,积极寻找可靠的商业合作伙伴来与这个摇摇欲坠的公司结成联盟。

当时,我正巧在全力以赴地对马自达事件进行深入报道。每一次当矶田从大阪来到东京的时候,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在每天早晚与他碰两次面。有时候如果情况紧急的话,我们也会抽空在下午见上一面。记得有一次,面容凝重的矶田向我透露:

"如果马自达就此坠落,日本经济也会因此而受到重创。在本土所有汽车生产商中,丰田是唯一一个可以帮助马自达的。但是,1950年,当丰田公司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我们住友银行只不过就是帮着筹集了一下资金而已,并没有伸出太多的援手帮助它们联合融资。从那时起,我们就丧失了与丰田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络,我们之间曾经拥有的私人关系也受到了损害。不过,当下这个时刻已经容不得我们纠缠于这些陈年旧事了,不知你是否愿意帮我们试探着看看丰田能否既往不咎地帮一下马自达。"

看起来,矶田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个记者作为中间人来调停这一事务。记者的职业敏感让我感觉到这件事完全可能成为轰动一时的头条新闻,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应承了下来。我想,要处理好这么一件棘手的事情,最高效的办法应该就是直截了当地去找花井谈一谈。

所有大型的日本公司在面对媒体的询问时,通常都会让主管公共事务的人员出面并且当场进行记录,丰田也不例外。当我一提到马自达,花井就示意本来一直在我们身边进行记录的公共事务主管离开。从那刻起,只要我对丰田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采访,不管是花井还是其他人,公共事务主管都不必到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