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帝国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1)

中国艺术与文化 作者:(美)杜朴


谈到秦汉意识形态和世界观,详确的文献和图像可彼此印证,但记住各种观念体系的范畴是很重要的:时间、地域和社会界限。不能认为这些观念未遇质疑或适于所有社会群体,即便许多被官方置于正统地位。

皇 帝

皇帝处于世界的中心和社会的顶峰,是只有一个人的社会阶层。秦始皇采用“皇帝”一词融合了两种观念: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和秦国祭祀的超自然力量“帝”,于是承担新角色的新词汇概括了几种古代思想。“天子”的观念得自周代,伴随着君权神授的含义。秦始皇的石刻(图4-2)反映他相信他的统治权来自其拥有的力量,而非授之于天。但在汉代,天意变得愈发重要,皇帝的位置与自然世界的结构和功能融为一体,他的礼仪职责在维系自然运转和社会安宁中起关键作用。尽管西汉晚期和东汉都有早亡的幼帝,但此体制确立了下来。

汉代作者对世界形态和结构的描述依据几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无论何种比喻,“天穹”或是鸡蛋中的蛋黄,都认为天圆地方。人类居于水环绕的陆地,陆地有中心和边缘,汉帝国位于中央,那里没有与之竞争的其他文明,而边缘生活着蛮族和奇怪生物。最邻近的蛮族受中心吸引,臣服于天子。世界进一步被划分为三个基本因素:天、人、地。天统摄人和自然界,恰如皇帝统治国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的位置得自天意,而他在礼仪上服务于天和人类社会。这些理念——三重等级、天圆地方、中心边缘——真实体现于明堂的整体设计,前文谈到其复原(图4-6)。无论有两层还是三层,其纵向结构可能符合天-人-地的秩序。平面以圆形水域环绕方形场地,浓缩了世界的形态。中央和四侧的殿堂包含了中心和四方的象征含义,又与五行相关。四侧外殿的墙壁分别涂有与四方相关的色彩:东方为绿,南方为红,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的黄色未经证实)。此外,屋檐的瓦当上刻有与方位相关的四灵浮雕:东方-绿-龙-木,南方-红-朱雀-火,西方-白-虎-金,北方-黑-玄武-水(中央为土,但没有确定这一方向的象征动物)。汉代文献记载皇帝在相应的季节到各殿祭祀,所穿服饰有相符的色彩和图案,并携带礼器。满城玉璧(图4-1)的形状象征天,可能即作为这种礼器。

朝廷派大量官吏观察万物,认为自然现象(星象、月蚀、风)和不正常的现象(灾异的征兆)传达了天对统治者的评价。洛阳的灵台是宫廷天文官和占星者的衙署,他们细致的观察分为日食、星座、彗星、太阳黑子等,这些记录保存于官方文书,甚至见于马王堆出土的文献。征兆也是汉代艺术的一个主题,绘画、浮雕和其他媒材常描绘瑞兽(图4-16、4-25),例如,马王堆1号墓内棺表面所绘动物有虎、龙、有角动物、缠绕的龙,还有龙和四种生灵的组合:羽人、长尾鸟(朱雀)、虎、白鹿。这具红底漆棺与同墓的黑底漆棺是现存汉代漆画中的杰作。漆棺上有角和蹄的动物绘成侧面像,头向外转,两只动物并不雷同,包括周身环绕的云气。在画面边缘云气纹连接成更为规则的纹饰带。两兽之间的三角形图像有时被解释为神山,如昆仑,西王母的居所。如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这类作品既描绘真实和想象的生物,又渗透着发掘其装饰效应的气息,这种融汇反映了西汉更为普遍的创作(图4-21、4-24)。征兆图像还见于东汉浮雕,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学者们就开始研究与武梁祠(山东嘉祥)相关的石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