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只要我们学会承受生命中的苦难,就可以在心中时时涌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气,就可以用坚强的毅力,非凡的气度,宽阔的胸怀去承受生活中的狂风巨浪,承受人生旅途中的磨难挫折,承受生命中一切的馈赠。
前段时间看了李玉导演的《观音山》,刚开始是被名字吸引,觉得很好听,大慈大悲观世音是我们心中的救世主,我们把心寄托于菩萨,想在佛祖的指引下,来完成一世的修行。影片中,就是这样一群人,一群带着创伤的人,承受心灵的苦难,经历着各自人生的修行。
影片一开始,三个叛逆高考落榜生走在了一起。一个因母亲的去世而痛恨父亲,一个因父亲酗酒而逃离家庭,一个体形肥硕而总被小流氓欺辱。三个不同背景的孩子,因为孤独、无助、失落、迷离走到了一起。他们相偎相依,扎堆取暖;他们喧闹、嬉戏、醉酒、痛哭,肆意挥霍着无处安放的青春,任凭年华似水流逝,却无力反抗。
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常月琴,这个暮年戏子,无法承受丧夫丧子之痛,不论清脆的嗓门中淌出多么动听的戏曲,也唱不回流逝的曾经。
迈克尔·杰克逊走了,让喜欢他的人感觉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就像肥皂。
汶川地震了,带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留下了无数孤独的身影。就像常月琴。
观音庙塌了,让无数人心灵的寄托也随之倒塌。毁坏于地震的观音庙,如同横亘在心头的伤口等待愈合。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废墟镜头,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而是心灵失去了寄托,六神无主,痛苦迷离,是抹不去的污迹,是挥不去的阴影,是心灵的废墟。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地岁月,也曾感到彷徨……”歌声中,三个年轻人,站在火车上,两旁风景飞逝,穿过漆黑的隧道,迎风拂面,无所畏惧,任青春尽情绽放。许巍的《蓝莲花》在片中多次唱起,也是导演寄于彷徨青春的希冀,脚下的路,依然要走下去,为了那清澈高远,为了那盛开着的永不凋零。
影片的最后,他们四个人一起来到观音山,跟僧人一起修复了寺庙,修复了曾经被毁的观世音——人们心中的救世主。
无论结局怎样,是生是死,是选择离开的,还是选择留下的。我想,他们都已经找到心灵的寄托,知道该如何去承受自己心灵的苦难。
苦难是要我们每个人去承受的,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生活中。
寒冬腊月,一个名叫悟道的小和尚去天龙寺拜见定慧禅师。外面的雪下得很大,可是定慧禅师却不让他进门,也不允许给他吃的。悟道就在门外一直跪着,在冰天雪地里连续跪了3天。定慧的弟子们看他可怜,偷偷地给他送吃的,也都为他求情,可是定慧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会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悻悻地走开。
第四天的时候,悟道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然后又一次次地重新起来,不管身上的血流了多少,但他依然跪在那里不动。弟子们跟定慧说悟道的情况,想请求定慧能让他进来,但是定慧却命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又过了3天,悟道在大门外已经跪了整整7天了,终于支撑不住倒了下去。定慧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子,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让弟子将他扶了进去。悟道终于成了定慧门下的弟子,可以在他的门下参学悟道。一天,悟道问定慧禅师:“师父,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吗?”话刚说完,定慧就一拳打了过来,冲悟道大吼道:“这个问题是你能问的吗?滚出去!”悟道被定慧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定慧的吼声。忽然间,悟道明白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