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南怀瑾,爱情哲学的内涵是什么?我的答复,人最爱的是我。所谓“我爱你”,那是因为我要爱你才爱你。当我不想,或不需要爱你的时候便不爱你。因此,爱便是自我自私最极端的表达。其实,人所最爱的既不是你,当然更不是他人,最爱的还是我自己。南怀瑾强调说,这里的“我”并不是单指身体。危急时刻,还可以壮士断腕,可见,为了求生,人不愿却不得不忍痛割舍与生俱来,唇齿相依的肢体。所以,即使贵如自己的身体,到了生死攸关之际,仍然不是人所最爱,就更不要说与恋人的卿卿我我了!南怀瑾举此例意在说明人们难以到达无我之境,言外之意也即“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不只是爱情,生活和工作也是这样的道理。与其将其当作一种追求,未若把它看成一种享受。面对困境,要把心平气和作为一种常态,投入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中,工作也好,读书也罢,一旦全身心投入,就会慢慢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连自己都忘记了,周围的事物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婬、妄语、百千罪状。

——《地藏经》

达摩四行观是指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南怀瑾解释“称法行”时说:起心动念、讲话、态度、行为等要合乎佛法,时时处处都要恭敬谦虚。 那么,如何进行修行呢?并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还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用南怀瑾的话说“任何起心动念,无不知晓此念属何心所,或贪或嗔,念念清楚,然后念念托空,随念布施,这就是舍,也是内布施”。修行如果只是参禅打坐,为弄清自己的念头,容易随无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际托空,随时在无明业障中烦恼,整天愁眉苦脸,会成为魔道中人,而真正修行的人却是面带慈悲喜乐的,该笑时就笑,该叹气时叹气。

观察事物本因的时候就要十分注意起心动念,是人为因素还是欲念所致。这种时时检验自己的做法,也是一种法行。有些人自以为已经心如止水,而一旦等闲平地起波澜将无可挽回。有的人在山上闭关一段时间,自以为有所小成,等到他下山去,受到花花世界的诱惑,山上的修行可能一下子就垮了。所以说,心如止水并非最高境界,不是还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说法吗?

《地藏经》中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是什么?就是人们的所想所为,而评价一个人的功德罪过,并不只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也要看他动过什么样的念头。《无量寿经》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宋朝卫仲达在朝中当官,平平庸庸,虽无大功,亦无大过。但在其30多岁时就去了地府。阎罗王会对每个死者评判生前功过,于是让判官把卫仲达一生造作善恶的案卷拿出来考量。结果可不得了,卫仲达作恶的案卷几乎摆满了整个大殿,而行善的案卷只有薄薄的一册,见此情形,阎罗王很是愤怒,摆明了卫仲达是个十足恶人。但善恶评判不以数量决定,判官在天平上对其善恶案卷进行称量,结果竟然是善卷稍重,而他作恶案卷反而比较轻,阎罗王的脸色也随之有所缓和。

这让座下的卫仲达困惑不已:我才30多岁,怎会做了那么多坏事?不至于吧!阎罗王就告诉他:“造业并不是说你非得实施了一件坏事,只要你心里动了坏的念头,那么案卷中就会有所记载。”也就是说凡人只要起心动念,即使没有行为,也会记录在册。

原来如此。卫仲达又问:“那薄薄的一册善事又是什么呢?”“只是一个奏折而已,就是你劝导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哦,是三山石桥,”卫仲达回忆起来:“我虽然劝诫皇帝不要劳民伤财,可是他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怎么会有这么重的分量?”阎罗王叹了口气说:“你当时的进谏不是出于私利,而是出于诚心,是为天下苍生请命,所以分量沉重。如果皇帝听了你的谏言,你的功德福报就会更大,这份善卷也就会更重。”

所以,为人当自律,既不可动邪念,更不可行妄为。虽然没有真正的神明在三尺之上,但人生活中却需求有自律的人格,古人为求人心向善而认为有神明存在,虽然迷信却不荒唐。

清末,一位举人进京赶考,遇上大雪封路,只好寄居客栈择日而行。但大雪连绵不断,数日不停,举人不能出门,只好在客栈逗留,消磨时日。偏偏开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个年轻貌美的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难免动了情愫念头。这天,举人终于按捺不住,直接到了女人的房前,在他要抬手敲门之时犯起了思量:这是不道德的吧,如果自己是状元之命,犯此罪行恐怕会被天庭除名的。于是又折回去了。他虽然想坚持操守,却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如此反复折腾了好几次。而那边的老板娘也是欲说还休,犹犹豫豫。就在此时,他们听得空中有人破口大骂:“你们两个人到底想怎么样,害得本座把功过簿画得乱七八糟!”随后就甩下一本册子。二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本“功过簿”。举人名字旁边,一边写的是今科状元,下边又写了犯淫革名,然后又是今科状元和犯淫革名的重复;而女人名字后则是生前守节、死后升天,和生前犯淫、打入地狱的反复。两人看后心神一凛,各自安生回房,再也不敢妄动他念。

故事只是用来听听,道理却要反复思量。不妨想一想康德墓碑上的铭文吧: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佛经说,人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难免起心动念,有善有恶、有染有净,怎么办?古语所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释迦牟尼佛教人们的方法是把“觉”替换成“善”或“佛”。就是别的一概不管,马上把它转成阿弥陀佛,并“念念相续,无有疲厌”,不要叫它中断,防止其他的妄念扰乱清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还说:“一切善恶,皆出自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戒慎恐惧,勿容一针之罅漏。一起便觉,一觉便转,转祸为福,起死回生,菜根之言,望君惕之。”

这里提到的“转”字至为关键,净空法师举过一个例子,他说中国东北有位刘素云居士,她生病不需要打针吃药,身体可以自己康复。而每次康复后甚至比从前看起来还要年轻活泼,这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刘居士就开玩笑地说这是返老还童。净空法师认为这在佛法里是有根据的——念头。她心里没有老的观念,所以她本人不会衰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