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我到田野去,走上一座石桥,看见一个跛脚的女丐伸手讨钱。
她坐在桥脚边的石上,一手拿着竹棒,一手上下摆动,做哀乞的姿势。前面放着一只破篮子,篮底里有几个铜元,还有饭。她身旁站着一个孩子,当我走远了一些,那女乞丐就用手挥挥,叫她的孩子一路跟着我。
我曾给过她一次钱。后来因为那孩子老是跟随着,怕养成他的依赖性,所以就不给了。这天我走到桥上,那小乞丐果然不来跟从,因为他知道我不会再给他钱了。
小乞丐常站在他母亲的跟前。看见有人走过,再等着母亲用手一挥,他便跟着那人去了。他回来的时候,就伸手向母亲要东西吃,母亲见他讨得了钱,于是撮了一些饭粒给他。每次他跟人讨钱,总是很高兴的。
他没事的时候,就在桥边打滚了。有时用手拔着长在石隙里的野草,拔出来了,就连根带叶地放进嘴里。他的母亲,只数着篮底里的钱,或是注视行人,所以顾不到这孩子的一切。
他和母亲,从早上一同坐在桥边,直要到傍晚行人没有的时候,才收拾了竹棒、破篮回去。有时,他那瞎眼的父亲先回来,于是一家三人,就特别提早回去了。
他们的家,就在桥对岸的一所小庙里。他们住的只有一间,其余都已墙坍壁倒了。我在白天有时去看,只见那间破屋子又潮湿,又阴暗,原来屋顶和墙壁,都用破席遮盖的。门口外面全是乱柴,里面有一只破锅子,地上是破席、败絮等。几只野狗,一会儿在乱柴里打滚,一会儿又向洞里钻进去了。
小乞儿每天归去就在这样的家里安息。除掉这个家,那石桥就是他的第二个家了。
今评:五年级 徐学文
■
小作者力求以平实而淡定的文字描述他所见的乞儿一家,但文字之中那淡淡的哀伤还是让人于心不忍。小作者对乞儿家的观察,更是表达了小作者的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