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本子,翻开一看,见第一面上面写满了歪歪扭扭的字,又翻开几页看了看,里面记录着这样几件事:
5月6日。我家门口的大树被汽车撞了,好可怜,我利用放学时间给它包扎了。
6月1日。儿童节,爸爸带我去游乐园,想要开车去,我建议坐公交车,爸爸同意了,我很高兴。
7月5日。昨天睡觉忘记关灯,好浪费,妈妈批评我了,我也承认了错误。
8月14日。我丢垃圾,发现没有分好类。我花了10分钟才分好类,虽然很累,但很开心。
看着这些“环保大事”,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学校和这个老师非常可敬。特别是老师最后一句话让我深刻反思:环保,需要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无论是我们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德式教子坊的铁规则
在德国人的心目中,环保有两种意义。第一层意义:环保是一种节约精神,比如说一些可回收资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而且还能让资源得到重复利用;第二层意义:保护环境,不破坏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
德国人相当重视环保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而不是单纯地说教,说保护环境如何如何好。因为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只侧重于知识传授,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还会让孩子反感。相反,如果能够花大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环保兴趣,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一些。比如,小欣欣看到了会唱歌的垃圾桶之后,自然就有了环保意识。每当家里有了垃圾或者在路上看到一些垃圾的时候,都会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当中。她之所以这么做,刚开始仅仅觉得好玩,可是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晚上,我和老公帮小欣欣增强环保意识时,老公又跟我讲了一件事情,虽然很小,却同样让我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