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灾难?灾难就是因为自然的或者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灾难可以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种。自然灾难就是因为雪灾、龙卷风、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灾难。人为灾难包括恐怖袭击、误操作、病毒、生态破坏、火灾以及人为原因导致的地震等。任何一种灾难都会给民众带来极大的危害,影响整个社会与环境。几乎在任何一场灾难中我们都能够发现谎言的例子,但是这个时候的谎言似乎被称为谣言更合适一点。
在SARS爆发期间,虽然美国没有一个人是死于SARS,可是受到谣言的影响,美国民众已经完全不听从专家的告诫,整个美国的唐人街,甚至是所有的华人开设的店铺都已经无人问津。其中一个在曼哈顿下城一家投资机构工作的史香君一改自己多年去唐人街理发的习惯,并且将午餐的牛肉炒饭变成火腿奶酪三明治。1923年东京大地震之后,关于旅日朝鲜侨民纵火、投毒的谣言,导致了2613名在日朝侨被杀。1978年希腊塞萨洛尼基市地震之后,谣言造成该市70万人口超过半数逃走,固定资产被抛售和食品抢购等各种各样的恐慌。所以说谣言引发的社会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灾难的本身。
为什么看似不起眼的谣言却能够导致堪比甚至超过灾难本身的危害呢?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了谣言的公式:R=I×A。R是Rumour“谣传”;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所以说,谣言的产生以及影响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现今社会,灵活无序的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谣言的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产生的影响也更加大。“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老成语,从这句话之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人的语言功能甚至大于各种威胁性武器。中国历史上的“黄巾起义”、“陈胜起义”不就是靠着谣言才取得成功的吗?
为什么民众会被灾难之后的谣言所欺骗呢?在灾难面前,单独的个体通常会感到无能为力,会缺乏安全感。即使是各种组织都已经展开了救援行动,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担惊受怕的民众内心的困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就会有对于信息的高度渴望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之下,民众即使是知道事件有80%的概率是假的,但是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向外传播谣言。
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与工具的催化之下,很大一部分谣言都是通过“复制、粘贴”完成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修改,这与普通谣言经过口头相传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不同,它在语言形式上更加严密,大量使用“科学逻辑”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比如说在网上曾经出现过900字的“汶川地震被准确预测, 但未被预报”的谣言,就是使用了大量的科学逻辑,欺骗了无数的民众,进而使得民众变成下一个谣言的传播者。
在网络上,谣言已经从编造演变成了有根有据。此外,谣言更加迎合民众的心理预期,使民众忽略其精确性和详尽性,这个时候谣言就起到了使个体获得控制感、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
民众应该如何辨清谣言?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三种修改:删减、强调和同化。这些修改导致了谣言变得面目全非。民众的感情能够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宣泄是谣言存在的重要原因。民众通常都倾向于选择和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倾向于选择和传播符合自己心理期望的信息,而不管这种信息是真是假。
比如说,在中国的汶川地震之后,有人曾经将比较有代表性的40条谣言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这些谣言指向最多的就是政府和官员,富人则排到了第三。这种情况,符合当今社会上“不相信公权力”、“仇富”的思潮,同时谣言更多地指向政府和官员还有利用社会威慑力的目的。所谓的利用社会威慑力就是指通过道德批判等社会因素,以唤起受众的正义感,使得谣言叙述本身变成一种正义的行为。比如“四川卫生厅干部殴打志愿者”的谣言就非常容易激起民众的责任心和正义感,而参与到谣言传播之中。
民众在灾难发生之后,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面对可能还会出现的灾难以及在未来的时间里更好地生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在灾难发生的时候都会采取积极的措施,而不会任由民众自生自灭的。当然,如果是出于利用公信力的角度来传播谣言,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对于吃含碘盐能够防止辐射、核辐射会污染海水之类的可能会引起恐慌,甚至是让一些不法商贩从中牟利的谣言就不要再传播了,这些很可能是那些不法商贩专门雇佣的人传播的消息。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坚持学习,并且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做一名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