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夏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斯拉夫基督徒发动起义,反对信仰伊斯兰教的统治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紧挨着巴尔干半岛,又对这地方虎视眈眈的奥匈帝国尽管和起义者都是基督徒,但是因为担心自己境内的斯拉夫人也趁机闹事,引起连锁反应,就宣布支持土耳其。
到了1876年,波黑危机越演越烈。保加利亚也起义反对土耳其,而英国为了遏制同样是斯拉夫人的俄国,就宣布支持土耳其。有了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的撑腰,土耳其胆子大了很多,一下子屠杀了保加利亚起义者三万多人。
看到土耳其这么穷凶极恶,6月30日这天,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同时向土耳其宣战。俄国尽管因为害怕英国而不敢直接参战,但是也有4000多青年志愿者,带着大量的钱和装备赶到巴尔干去助战。
1877年6月,看到巴尔干的斯拉夫小兄弟们打不过土耳其,而且英国人也没啥动作,俄国就宣布参战,波黑危机就此升级成俄土战争。7月19日,俄军攻克巴尔干山脉希普卡山口,12月10日,再克保加利亚北部重镇普列文,土耳其被击溃。
看到土耳其快撑不住了,1878年1月,英国国会批准军费600万英镑,准备公开援助土耳其。可是这份援助来得晚了点,到了1月底土耳其就已经真的撑不住了,和俄国签了个停战协定,3月3日,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初步和约》。
在这次两年多的巴尔干危机里面,俾斯麦领导的德国基本上就是在袖手旁观。当时的国际局势太复杂,德国怎么表态都可能有风险,而且巴尔干半岛本来也该归自己的小兄弟奥匈帝国照顾,德国没必要直接插手。
不过,如果认为俾斯麦真的对巴尔干危机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太善良了。1878年2月19日,俾斯麦在国会里回答议员们的提问时说,对于俄国和英国之间的危机,“和平调解不是对纠纷的裁决,也不是仰仗我们的实力去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我们当然要表现得谦虚些……我们应该扮演一个真正想把买卖做成的诚实的掮客!”
--也就是说,俾斯麦要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出面调停,借此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