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浅谈发菩提心(3)

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作者:梦参老和尚


总的来说,我今天就是跟大家讲心,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我们的意,意识不是心。假使我们认得我们的心了,发心的那个心,那个心就是觉悟的心,那个心就是成佛的心。

从你现在发心一直到你成佛,它不会变化。尽管中间有迷惑,迷惑完了它又显现,因为你发过心学过佛。

如果你每天能够念念不断,念念不断地念三宝,念佛、法、僧,从现象看是向外求,其实你念的是自性三宝。每当道友受三皈依的时候,我跟你讲的是自性三宝不是住世三宝。但我们都是执著于住世三宝,佛像或经书,住世的佛宝;僧人,住世的僧宝。住世三宝是引发你自性的三宝,假这个引发你本自具足的佛法僧三宝。

这个住世三宝是假的,它可以毁坏可能消失;你的自性三宝永远不坏永远存在,也不会消失,就是你迷的时候不能运用,悟的时候,三宝现前。

发菩提心,就是让你自性的般若三宝常时现前,念念不失。咱们能做得到吗?哪位道友能做得到,你就是现前的佛。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佛法、佛教、佛像,各有不同的作用。佛教是寺庙的形式,学佛跟佛学不一样,佛学是把佛教所说的法当成学问去研究。

学佛跟佛学不一样

我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加州、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的大学都作过演讲,但他不信你的,不像我们的弟子这样虔诚;他当作学问研究,那个就叫佛学。

像我们佛的四众弟子,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都是学佛。佛教我们怎么样做,我们就怎么样做,这叫学佛。

学佛跟佛学是不一样的,佛教跟佛法完全不一样。我们是依佛的教导,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返迷成悟,达到觉悟。因此我们要看佛经,要念。我感觉我们道友念佛经的时候,念的只是文字,可以再深入一点。

很多道友都念《金刚经》,《金刚经》说什么,他一点都没有领悟到。就举《金刚经》的例子说吧,须菩提问佛,我的心怎么样能住,这心啊,妄想纷飞杂念不断的,怎么样让它静止下来,降伏它。大家听起来好像很容易,我自己的心我降伏不了?没有一个人降伏得了的。你降伏得了,你就成了入住的菩萨;你降伏不了呢,随着它的妄想走。我们用的是想,是识,是意识,而不了解心。

经过学佛,我们知道心、意、识三个是不同的。意是我们现在用的,八识的识我们还达不到,离开识到你的真心;就我刚才说的发菩提心的这个心,你没认识到也没得到。

因此要发你的真心,要信,信心。这个信心生起了,发了菩提心了,你才真正能厌离世间;这个时候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大悲心,是行菩萨道,这才叫发菩提心。但是你没有这个智慧,这个心发不起来;我们应依着佛的教导来发这个心。发的这个心呢,就是觉悟成佛的心。

我上面跟大家讲的是分析心,分析它具足的内容。厌离心,大悲心,般若心,三个合到一起就是发心。我们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就是发觉悟。

能发心开始觉悟是真正的信佛,真正的学佛。这个心怎么样发的?那就得靠着外相三宝,就是佛像!就是佛所遗留下来的经文!

释迦牟尼佛入灭已经两三千年了,有人说没有佛了,没有法了,也没有僧了,因为现在的和尚跟那时候印度的大阿罗汉,已经不同了。大阿罗汉是有神通,但是他们都是小乘的,没有大悲心。佛法传到中国来,大悲心是很主要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些菩萨都是发了大悲心的。

我们说厌离世间,这个大家很容易明白。大悲心不是我们那个怜悯心,不是我们看见众生受苦了生起怜悯心,不是看见你的六亲眷属受伤害了,或者看见那个鱼、鳖、虾、蟹没有知识的,生起一种怜悯心,那个不是大悲心。真正的大悲心是有般若智慧的,是愿意让一切众生都成佛,度它们都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大悲心。

大悲心是没有情感的。像我们发起来的大悲心都是以情感来发,心里有情感的心;大悲心没情感的。怎么解释呢?一切众生是空的。《地藏经》里,地藏菩藏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是发菩提心,他度众生是没有众生相的;而我们这个大悲心,度众生是有众生相的。跟我们有情感的,乃至于他听我话的,我们愿意度;不听你的,反对你的,陷害你的,你怎么样对待他,那才是真正的大悲心,平等平等的。因此,这个大悲心的解释不同,这样的大悲心不是怜悯心,而是菩提心的大悲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