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望的戒律(1)

厌魅:附体之物 作者:(日)三津田信三


我很快就意识到,遵守那个不能回头张望的戒律,比想 象中还要艰难许多。人类对于视线之外的地方发出的声响、 传来的动静等,竟会如此地不安。而解除这种不安的方式却 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向那里以便确认没有任何异样。只要能 够回头,那一点小小的恐惧心理便能很快得到抑制。可是如 果你不能去看呢?又会如何?即便最初只是微小得连不安都 算不上的一丁点情绪,也会在不断的积累中如滚雪球般逐渐 壮大,当你意识到的时候,赫然发现它已长成了一只不折不 扣的恐惧之魔。这是一种怎样怪异、恐怖、凄凉乃至令人生 厌的感觉呀。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体验的人恐怕是难有同感了。

当然,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回头看的话,倒也不是那 么回事。唯有在感到某种无从捉摸且极难应对的危险正在逼 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确认身后情况的处理方法。谺呀治家 的巫女 这里也包括了凭座,祓除过形形色色的邪魔怪魅。 然而,一旦掉以轻心或被看出破绽,或是心力、体魄等陷于 虚弱之境,便有反叫那些魔魅之物附了体去的危险。所以为 了以防万一,先祖们才想到了那样的方法。不过,我几乎从 未用过那个方法。再怎么说,光是想到使用那个方法的场合 就已经让人脊背发凉了。

(说起来,刚才祖母婆婆还一再叮嘱要先去大祓邪台 ) 这时,我忽然回想起自己要去的地方,继而后知后觉地

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千代姐姐身上附着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亏我还身为一个凭座,竟然连御诧宣的内容和被移转依代之物的真身这些都一概不知。就算山神大人再怎么借我的 口传达了旨意,附体之物再怎么依附于我述出了原委,我脑 海里却没有留下半点曾说过什么的记忆。难道说,正因为他 们是山神大人或者附体之物什么的,我才会

也许是因为想这想那地走了神,我已经不太能注意脚下 的路了,以至于险些一个踩空滑出石阶,吓得自己一身冷汗。 在这里,如果行走不慎摔了跤,可是会受重伤的。我当即伸 手抓住了路旁的一丛杂草,整个人暂时维持着僵硬状态,可 见我心有余悸之甚。这段石阶,我总是习惯不了。

大石阶这名字实在名不副实,宽度不过仅容一人通过, 而且像是外行人砌出的那样极不平整,更别说还歪歪斜斜的 没个准向。幸好阶级两边荒草丛生,如果不慎脚底打滑快要 摔倒,还能像方才那样找到一些支撑物。即便如此,倘若你 不懂得留心脚底状况,走在这里绝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尤 其是对我这个腿脚不太灵便的人来说

大石阶的入口与主屋以北的巫神堂十分接近,就在佛堂 等候室的背面 也就是西侧。等候室,是一个前来求神祈 福或者请求祓除邪附的人们,在入堂前必然栖身其中暂作等 候的小房间。等候室形狭长,一头与回廊相连,另一头则与 祈愿室,也就是巫神堂相通。在这样一个小间的背后默默延 伸着的大石阶,自然就连自家人也鲜少近身了。再说与之相对的“小石阶”。小石阶的入口也是位于北接巫神堂的隐居所 的背面。不论取道哪一段石阶,最终都能到达绯还川。另外, 尽管两段石阶在名称上有大小之分,实际上却一样的狭窄。 不同之处在于,大石阶是直通大祓邪台的去路,而小石阶通 向的则是另一处的小祓邪台。而大祓邪台还有另一项功能, 作为一个通往“九供山”山路的入口标识,而小祓邪台则仅 是一个为将依代放逐而设的拜祈场所。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 祓邪法事结束后多是直奔小祓邪台而去,因而择道小石阶的 时候也更多一些。

当然时不时地,祖母婆婆也会指示我先去大祓邪台。比 通常之邪附更强大的附体之物、认出其真身属于神灵系统的 附体之物、断定其为山神大人之秽障的附体之物,还有栖息 于九供山的那个被叫做“长鬼和尚”的东西,以及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