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节:第四章定位辩证法(5)

定位定天下 作者:刘军


为什么都是多品牌定位战略,欧莱雅和宝洁却如此不同呢?

其实欧莱雅和宝洁的多品牌战略,都采取了差异化营销策略。它们旗下的每个产品品牌都个性迥异、毫不雷同,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产品设计、价格定位、广告传播。这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地实现"大小通吃",一个都不放过。

例如,欧莱雅旗下的兰蔻等以高贵、时尚为品牌内涵,通过严格选择的分销渠道如香水店、百货商店、免税商店等进行销售;巴黎欧莱雅则以专业和时尚为品牌诉求,通过专柜和专业美容顾问的渠道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及产品;而美宝莲则定位大众化妆品品牌,突出奔放、时尚和多彩生活方式的品牌个性;薇姿只在"药房专售",强化其专业化、科学化、医学级的品牌特征。

又如,宝洁旗下的海飞丝表达"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飘柔突出"更飘逸,更柔顺",潘婷强调"拥有健康,当然亮泽",沙宣追求"专业发廊效果",伊卡璐诉求"草本精华"。

欧莱雅和宝洁的差异化营销不同之处在于,欧莱雅的化妆品以"档次、价格"为品牌区隔标准,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品牌利益诉求点,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品位、档次及审美情趣需求;而宝洁的洗发水、洗衣粉等则以产品的使用功能为品牌区隔标准。

以产品使用功能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多为中低档的大众消费品牌,消费者关注的是它的使用功效,企业品牌的良好信誉往往能向消费者担保承诺其旗下产品品牌品质、技术、信誉上的可靠性。因此,"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频频出现,对飘柔、潘婷、汰渍、舒肤佳等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其品牌内涵往往演绎不同的品位、生活方式、身份及不同的审美风格,正如欧莱雅前公关总监兰珍珍说的那样:"欧莱雅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品牌之间的差异往往非常大,比如兰蔻、赫莲娜等奢侈品牌,其高贵的品牌内涵不可与大众品牌同日而语,对于兰蔻、赫莲娜的使用者来说,在大卖场选购化妆品体现不出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司总品牌很难兼容支持各种不同的品位、身份及审美等诉求。因此,欧莱雅公司有意淡化了自己在旗下不同品牌中的声调,以欧莱雅的中档品牌形象来担保支持兰蔻、赫莲娜等高档奢侈品牌显然是不明智的。

其实,宝洁公司在旗下化妆品品牌的营销策略上也和欧莱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SK?Ⅱ正是宝洁旗下的高档化妆品品牌,然而宝洁公司在推广SK?Ⅱ时,为了凸显其高贵品质,让SK?Ⅱ以独立的品牌形象出现,刻意淡化了它同宝洁公司的关系,唯恐宝洁大众日化的品牌形象会稀释了SK?Ⅱ高贵基因的纯正。

其实,欧莱雅和宝洁品牌策略的这一差异也正体现了两个品牌高手长袖善舞的高明之处。无独有偶,联合利华也采用了担保品牌战略,其旗下许多品牌如力士、夏士莲等的广告包装上都标有"有家就有联合利华"的字样和标识。然而,联合利华旗下的高档品牌伊丽莎白-雅顿却有意割裂了同联合利华的关系,我们在伊丽莎白-雅顿品牌宣传中很难看到联合利华的一丝踪影。

类似欧莱雅和宝洁的情况在手表行业也有体现。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世界名表雷达(RADE)、欧米茄(OMEGA)、天梭(Tissot)、浪琴(Longiness)、斯沃琪(Swatch)等其实是同门兄弟,它们都是国际知名制表企业斯沃琪公司旗下的手表品牌。

这些品牌个性鲜明,各具特色,例如欧米茄体现着成功尊贵,雷达表象征着高科技,斯沃琪则追求前卫和时髦等。其实,手表品牌也属于以情感表达和自我表现为利益诉求点的品牌,SMH公司为了彰显各品牌的鲜明个性,有意隐去了企业名称,以防斯沃琪的品牌形象有损欧米茄、雷达的尊贵身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