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奥柏林学院在山西兴办教育

共和十年:社会篇 作者:郑曦原


第5篇 文化觉醒

篇首语:

中国人深受千年宗法制度禁锢,不存在独立人格和纯粹个人价值。民国的建立给国人带来幻象,似乎迎来了个性解放与国民觉醒的新时代。然而,新民国必须以新国民为依托。否则,民权不能保障,国会难以维持,共和制度只是水中捞月。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中国新文化运动又是新民运动,核心是教育,实质是改造与重构国民的精神,力图从顽固保守的旧传统的硬壳中催生出革命的新芽,在神州大地真正确立平等、公平、正义的法则,为新生的共和制度树立牢固而坚实的支柱。

一、奥柏林学院在山西兴办教育

(1912年4月7日)

俄亥俄州奥柏林1912年4月6日电:奥柏林学院①最近刚刚完成了远东教育项目年度评估。

1880年,一批奥柏林学院毕业生结伴前往中国,试图建立一所现代化的教育机构。他们的成果是在山西教区建立了奥柏林学堂。发展到1900年,山西教区已有16名行政人员、两所教堂、一个分不同年级的新式学校和一个小学堂。然而,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终结了奥柏林学院在山西的教育活动,他们在山西省太古县工作的所有教职员工均在该年7月惨遭杀害。

1903年,来自芝加哥的海明威②医生和夫人重新接手了这项工作,捐助重新入学的学生,同时奥柏林学院还派出科宾(P。L。Corbin)夫妇作为特别代表。他们在山西省发展现代教育的事业重新起步,“铭贤学校”(Oberlin Shansi Memorial Academy)得以成立。

该校自1907年秋季开学,由孔祥熙先生主持校务。孔先生毕业于奥柏林学院,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是中国圣贤孔子第75代孙。身为本地豪绅,又出身于名门望族,孔先生在当地具有不同寻常的影响力和极高的社会地位。

1909年元月,第一届学生学满毕业;1910年元月,又有5名青年才俊完成了他们的学业。根据奥柏林学院刚刚公布的年度报告,在太古县现有13名教师和132名学生,其中72名在铭贤学校就读,60名在小学堂就读;同时,在汾州的学校还有19名教师和267名学生;除此之外,另有14名学生在太古、通州和北京的高等学堂就读。

从制定这项教育计划的初期,奥柏林学院就设法保证在太古建成可心舒适的校址和花草馥郁的环境。校园面积充足,共建有31栋校舍,可以在未来很长时间满足使用需求。这一份价值不菲的资产是由在美国的董事会最近购买的。通过纽约市詹姆斯(D。 Willis James)夫人的捐赠,学校又新获得了大片土地。在汾州,通过同样方式也将购买土地,并修建一所新校舍。

这项办学行为完全由奥柏林学院师生和一些感兴趣的新朋友义务捐赠来支持。最近一次在芬尼教堂(Finney Memorial Chapel)集会上,来自师生的捐款达到2000美元,加上之后追加的捐款,总额接近2500美元。这是奥柏林学院援助东方教育在历史上筹得的最大一笔捐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