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带孩子一起购物

孩子的财商99%靠爸爸 作者:彦秋


小时候大手大脚花钱,可能导致未来挥霍无度;相反,小时候学会合理、节制地消费,就会终身受益,财富也容易积少成多。如何教导孩子从小学会控制消费欲望?如何避免孩子花钱时太过大方?如何让孩子在消费时养成“货比三家”的省钱习惯?这些都是爸爸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想让孩子“懂省钱、会花钱”,带着孩子一起去购物是他们学习这些知识的最佳途径。

开始购物前,可以和孩子讨论这次去超市需要购买哪些商品,打算花多少钱,并将购物清单和预算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将钱交给孩子,就可带着孩子一起购物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孩子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的消费冲动,由于预算有限,所以只能购买清单上的东西。

刚开始的几次,当孩子购物时,可先指导孩子查看商品的价格标签,并与手中的钱比较,确认手中的钱是否可以买下该商品,如标签上的价钱是20元,但手中只有15元,那就不能购买这件物品。

当孩子拿着钱去选购产品的时候,父母可借此机会与孩子讨论有关理财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不同的品牌?不同品牌的产品为什么价钱各有不同?质量是否与价钱成为正比?选取了所有的货品之后,把全部价钱加起来,看看有没有超过预计的金额。如果结果超过预算,则孩子必须想办法解决,如将某些货品调换为较便宜的,一定要把总金额控制在预算内。当然,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第一次执行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唯有坚持,才能帮助孩子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此外,每次完成购物,可指导孩子进行付钱、找零的活做,让他们明白金钱的用途,并了解买东西要付钱。

杰克是纽约市的一位心理医生,他曾带着6岁的儿子汤米逛了四家商店,目的是为了给孩子的祖父买一台物美价廉的收音机。杰克把购物中的主导权交给了儿子汤米,只是适当的时候在旁边给予提示。在爸爸的帮助下和不断的比较当中,汤米终于选到了一款最物超所值的收音机。最后,杰克把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10美元差价给儿子汤米作为奖励。

孩子学会自行购物后,可能在挑选商品方面,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商品的价格,显然这并非是选择合适商品的最佳方式。个人喜好固然是重要的选择标准,但相同的商品,如果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何乐而不为呢?杰克的做法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金钱的时候,也会货比三家,用最少的钱,买到了最需要的商品,而节约下来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让孩子在实际中明白“物超所值”的涵义,以及“货比三家”的优点。

陈先生带5岁的儿子去购物,孩子看中了一套昂贵的玩具,他告诉孩子自己带的钱不够,孩子说:“可以用卡呀,可以到那个“计算机”前去拿钱呀!”

经过询问,陈先生才弄清楚,原来孩子口中的“计算机”就是银行自动提款机,原来孩子常常看到妈妈用信用卡付帐,也看到过妈妈在银行自动提款机前取钱,所以他以为没有钱了就可以用卡变出来。

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家里的积蓄是有限的,也不知道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因此,儿童心理学家认为5岁开始是给孩子灌输金钱观的最佳时机。

购物的过程其实就是货币的交换过程,这当中蕴涵着许多应该教给孩子的价值观。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懂得怎样理智地消费和控制自己的购买欲,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更有耐性、更有计划性的人,这样的教育成果不仅表现在理财方面,同时也会给孩子日后成长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例如,陈先生就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孩子钱的来源,让孩子知道银行自动提款机并不是一个印钞机。如果孩子在购物的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爸爸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孩子,银行自动提款机就像是宝宝的存钱罐,必须要先把钱存进去,想用的时候才能有钱可以拿出来。如果里面的钱用光了,就得努力工作把钱赚回来,再放进去,这样里面就又有钱了。要让孩子懂得家里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所以在花钱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买这样东西的钱是不是够,是不是应该买,以此为孩子灌输理性消费的观念。

孩子乱花钱,已经成为让许多父母头痛的坏习惯。的确,这种坏习惯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爸爸们不仅要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更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而不是用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到受用一生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藉由正确的理财观念打造自己的财富人生。

罗列清单和预算是理性消费的开始。

货比三家,价比三家。

只买需要的东西。

金融卡不是印钞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