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干脆
覆水难收。瞪着覆水摇头叹息、顿足哀号,只是让人觉得你有点可怜。
某日,雪峰禅师和众和尚在田里集体劳动时,忽然看到一条蛇,于是他用一根棍子将蛇挑起来,向大家叫道:“你们看!你们看!”
当大家往他这边瞧时,雪峰立刻拿起刀子,将蛇砍成两段。众和尚都看得目瞪口呆。
众和尚可能各有心思,有的想:“师父为什么要犯杀戒?”有的想:“那条蛇多可怜,就这样死于非命!”有的想:“师父此举是何含意?”
但不管在想什么、又作何解释,他们都陷入了某些对立的观念和名相中,而且驻留其中,忘记了当下的工作,这叫做“住”。住(住念),是识心活动常见的一个特征。
这时,百沙禅师走上前来,捡起被砍成两段的蛇,丢到大家后面去,然后继续种田,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般。
雪峰不禁说:“多么干脆!”
在一种心思上“住”太久,脱身不得,就是执着。事情既然已经发生,目瞪口呆、懊恼顿足、呼天抢地,又于蛇何用?于事何补?
百沙禅师把死掉的蛇抛到脑后,就是摆脱执着,去除识心,结果就像《金刚经》所说“无所住而生其心”,船过水无痕,真心显现,响应当下,“继续种田”。
东汉的孟敏,年轻时客居太原,有一天在大街上,他背上所扛做饭用的甑掉落地面,“哐”的一声破了。孟敏头也不回,神色自若地继续前行。目睹此事的学者郭林宗大感惊异,特别赶上前去,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连瞧一眼都不瞧。
孟敏说:“甑已经破了,还回头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郭林宗一听,觉得此人非同小可,于是劝他去游学。
十年以后,孟敏名闻天下,位列三公。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一再地顿足惋惜、思考反刍都是“住”,都是无益的执着,只有大智慧才能毫不停留、毫不犹豫、干干脆脆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