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4)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 作者:张笑恒


4山不过来你过去,让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

多哈亚运会期间,安踏曾拍过一条广告,其中有句广告词是:“让世界的不公平,在你面前低头。”很多时候,面对不公平,我们往往采取沉默的态度被动等待,结果还没怎么着就先被自己打击得一塌糊涂!其实,命运带来的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战胜它的勇气,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所有的不公平都会在我们面前低头!朋友,请记住:“如果好运不来找你,你就亲自翻越群山去寻找它吧!化被动为主动,人生的脉搏才会出现生机。”

很多人听说有位大师经过几十年的修炼,终于练就了“移动大山”的法术,于是纷纷跑来观看。

只见大师镇定自若地在山的对面坐下来,开始闭目养神,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动静。又过了许久,围观的人见到山依旧纹丝不动,便开始议论纷纷。这时,大师站起来,从容地走到山脚下,对众人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即使我在这里坐一天,山也不会自己移过来。唯一的移山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好似大山一样永远无法改变或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移山大法”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遇到问题时,尝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面对生活时,不妨也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或许前途就豁然开朗了。人世间风云变幻,竞争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残酷的战斗。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需要从容淡定。只要成功地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北京西单地下通道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叫任月丽,她穿着朴素的衣服,配置一个旧音响,弹着一把旧吉他,为过路的人们弹唱《天使的翅膀》。

她出生在河北涿州一个偏僻的农村,由于父母多病,是奶奶把她带大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6岁时,她便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开始在一家小餐馆打工,可做满一个月后老板却不给工资。无亲无故的任月丽只能流浪街头,看到有地下歌手在卖唱,便萌生了唱歌的想法。于是,她向一名流浪歌手学习吉他,仅一个月就能独自开唱。

在北京漂泊的四年中,任月丽每月都要将自己一半的收入寄回老家,每天仅留下不超过10元的生活费,年纪轻轻的她俨然成了家里的生活支柱。此外,她还从生活费中省下钱来买了二手吉他、音响和CD等用来学习唱歌。

如今,这个“西单女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一个从不幸家庭走出的孩子,为了生存而成为一名“通道”歌手,住在北京郊区鞋盒式的出租房内,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就是从那昏暗的地下通道和狭小的房间里,传出了天使般清澈纯净的声音。这美妙的歌声似乎能穿透人的心灵,与浮躁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最终,“西单女孩”在2010年走上梦寐以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就是这样一个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孩,让无数善良的人感动落泪;就是这样一个将世界的不平踩在脚下的女孩,让世人看到人性中最清纯、最质朴、最坚强的一面。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鲁迅曾经说过:“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路之人,必然心怀梦想,脚踏之处,不会被眼前丛生的杂草困住,也不会被四周亮丽的风景诱惑。他们会想办法让杂草在脚下化为泥土,将诱惑自己的风景统统甩在身后。

人生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蹚不过去的水。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如果面对挑战选择退缩,最终结果只能是倒在困难脚下;如果面对挑战敢于斗争,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迎来一片坦途。

生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或许我们与命运间只有一座青山的距离,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去翻越,并用勤奋灌溉自己的努力,保持主动、灵活的生活态度,那些所谓的困难就会在我们面前退避三舍。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生活多么不堪重负,我们都不要任凭自己沦为命运的奴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去创造、去主动寻找并改变它……有了这样的坚定信念和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才能让一切不公平在我们面前低头!5发牢骚之前,想一想你付出了多少汗水

俗话说:“庄稼不长光怨地,从不怨自己不下力。”的确,收成不好,我们只知道埋怨土地不够肥沃,却没想到自己根本没有付出足够多的劳动。既不曾挥洒汗水,也不曾辛勤耕耘,更不曾精心培育,又怎么可能丰收?正如很多想升官发财、让生活更上一层楼的人一样,有梦想,却不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努力。殊不知,没有付出,梦想成真的机会就为零,因为天上不可能掉下馅儿饼。就算真的会掉下来,砸中的也会是那些努力付出的人。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有很多运动员都获得过世界大赛的冠军。在众多选手中,邓亚萍无疑是冠军中的冠军,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无数掌声与喝彩声的背后,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起初,由于身材矮小,邓亚萍被很多教练推来推去,大家一致认为她会受到身高的限制,无法成为一名出色的乒乓球选手。即便是参加了训练,也没有太大的前途。

面对这些犀利的评论,邓亚萍没有自卑,更没有放弃。她坚信勤能补拙,坚信成功属于努力付出的人。于是,她利用所有的休息时间刻苦训练,用速度来弥补自己身高的缺陷。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到底流过多少汗、受过多少伤,邓亚萍自己也记不清了,她只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认可,总算有教练愿意收自己为徒了。邓亚萍用勤劳的汗水为自己争取到了公平,换来了一个腾飞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