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学会互相帮助,学会与人分享,既要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欣赏。因此,家长应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增加孩子在礼仪方面的知识,塑造孩子良好的气质。
仪容风度,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出来的气质,它和一个人自幼所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涵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属于人的外在的形态美,但是又是由人的内在所决定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以礼待人,讲究礼仪,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家长应当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一个人能够以礼待人,是他综合品德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培养这种好习惯,能够使他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更能促进他人际关系的和谐。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训练他有良好的仪态仪表,能够让他礼貌待人,这不但可以使孩子体现出良好的素质,而且还能扩大他的交际范围,使他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获得一定的号召力和领导力。
成长链接:如何塑造孩子的好气质
气质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性,也就是说,孩子与生俱来就会有某种气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与生俱来的气质就固定不变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别人的影响与改造,孩子们可以逐渐地培养出良好的气质,从而让自己气质非凡,更受人欢迎。
教育具有强大的改造力量,它可以改变人,也可以塑造人。通过对孩子进行积极向上的气质教育,我们有能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谦谦君子、窈窕淑女。一个懂礼貌、讲礼节、有风度的孩子,肯定会比其他孩子更受欢迎,而且在学校或是其他场合容易被委以重任,这就在无形之中多了不少锻炼的机会。因此,作为家长,要将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一个有绅士淑女风度的人。
人们平时所说的绅士风度、淑女风姿,指的是平时人们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上注重仪容仪表,在为人处世、人情往来上注意文明礼仪。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长培养孩子的气质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家长以身示范。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就要求家长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假如父母平时对孩子总是大吼大叫、满口粗话,孩子是很难学会彬彬有礼、斯文儒雅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高雅的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气质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培养,假如父母想几天之内就把孩子培养出高雅气质,是不大可能的,因此,父母要从自身的行为上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逐步培养孩子的高雅气质。
●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1.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是孩子与他人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父母对孩子谈吐的培养要非常重视。2.优雅的气质离不开得体的着装。孩子的穿着不仅要整洁大方,还要和自己的年龄身份匹配。3.让孩子有感知美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特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能够发现美;让孩子多去大自然中感受天然美,多读文艺作品感受内在美;对孩子进行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教育,让他学会创造美。有了审美的眼光和情趣,才能更留意身边的美好事物,才能塑造自身美。
●进行餐桌教育。在餐桌上的进餐礼仪,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在英国,家长历来就有“把餐桌当成课桌”的传统,为的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对进餐时的礼仪做了基本的要求。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用餐时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比如告诉孩子,要等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饭时不可以大声喧哗或是敲打碗筷;用餐完毕,离开前,要先向长辈打招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