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烦恼明天的事,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只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今天就行了。
你是否总是瞻前顾后,为不可知的未来顾虑重重?你是否总是莫明地担心考试不能过关,毕业就面临失业?你是否为将和同事如何相处而忧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公司里的钩心斗角?你是否总是为将来一个人怎么独立生活而发愁,害怕一个人独处的寂寞?你也许会说:现在生活中的压力太大了,一个人难免会产生种种的猜疑和忧虑,可是实际情况是猜疑和顾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汤玛斯·卡莱尔告诉我们不要去瞻望那些遥远而模糊的事,做好自己身边的事是最佳的选择。
自称总是在“此刻”活得生气蓬勃的奥斯拉博士,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的时候,这样启发那些略显忧虑的学子们:
我相信各位都是比那些豪华客轮优秀得多的机体,你们将有更遥远的航程,起锚前,你们应好好注意下列如何安全航海的方法。希望各位能调节自己,以便能够在“今天一天”这个密闭的空间里生活下去。登上船,应检查一下大防水壁是否随时可以使用。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只要按下一个钮,便能隔断“过去”——已经死亡的昨日。按下一个钮,就能隔断“未来”——尚未诞生的明日——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今天是安全的!把过去推出去,关紧房门。每一天都在你“完全封闭的今日空间”里度过你的人生。
那么,奥斯拉博士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是说我们没有必要为明天作些准备吗?当然,绝非如此,他的意思是说,为明天准备的最佳手段是在今天倾注你所有的智慧及热情。
奥斯拉博士以一句基督徒常用的祈祷词来勉励耶鲁大学的学生:“请赐给我们‘今日’所必需的衣食。”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祈祷只祈求“今日”的食物,并未抱怨昨天的面包,更没有祈求说:“天哪,生产粮食的地区遭灾了,这么一来,‘明年’秋天要怎么做面包呢?上帝啊!我明天能否吃上面包呢?”
更明确地说,这个祈求“今日”的祷告是教我们只求今天的面包,今天的面包才是唯一我们能吃的面包。
耶稣曾说:“不要烦恼明天的事,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只要把全副精力集中在今天就行了。”
许多人或许觉得耶稣所说不要忧虑明天的事是难以做到的,他们说:“我们不能不打算明天的事。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而不得不办保险,也不能不为老年存钱,不得不为出人头地而努力,不得不为将来的生计有所准备。”我们是应该为明天而细心计划,但是绝不应该浪费时间去作无谓的担心。
人生的旅途是多么的奇妙!小孩们成天说“如果我长大多好”,一旦长成大人时又会说“如果我结婚了多好”,但结婚之后想法又突然变成“如果退休了多好” ,而一旦退休,脑中又浮现出昔日生活中的情景:“这种日子真是孤苦单调,为什么会错失过去那美好的一切?”于是,又开始怀念过去的一切。就这样,一生都不会感到快乐。
底特律的艾维斯先生由于及时觉醒,才免于被忧虑击溃。他从一个送报童开始,到杂货店员、图书馆助理,他节省微薄的薪金再加上55美元的借款,凑够他第一笔生意的本钱。最后,建立起令他骄傲的年收入2万美元的事业。但不幸突然发生了,他为朋友的支票作了担保,而这位朋友不久却破产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不仅变得身无分文,甚至又背了1.6万美元的债,他完全倒了下去,他这样追忆道:
“我因失眠、食欲不振而变得像死掉了一样,满脑子除了烦恼,还是烦恼。甚至有一天在街上突然昏倒在人行道上。我被扶上床时,浑身冒汗,痛苦不堪,日复一日衰弱下去,最后连医生也说我活不了多久了。我听后眼前一片昏暗,便写好遗言,回到床上,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等待死亡,不再忧虑、不再挣扎。而在这种平静的情况下,反而心情轻松地睡着了,像个襁褓中的婴孩般安然入睡。结果后来,食欲恢复,体重也逐渐增加到原来的水平。
几周后我便能扶着拐杖走路,一个多月后我便回到工作岗位,给自己找了份周薪30美元的工作。这个教训使我不再追悔过去、恐惧未来,而把所有时间、精力、完全倾注在今天的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