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初为人父、为人母的新爸妈,还是已经拥有年龄不小孩子的经验丰富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做出骄人成绩,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却并非易事,毕竟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让孩子脱颖而出,必须从小对他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
几乎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变得独立,有所担当,那么,在他小的时候,你就要刻意培养他的独立能力,给他成为大人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拒绝源自孩子的帮助。
实际上,每个孩子从逐渐具有意识之后,就开始拥有独立的愿望,这不仅表现在他不乐意接受源自父母的帮助,还表现在他希望给予父母某些方面的慰藉。
一些细心的婴幼儿父母不难发现,当他能够尝试着使用勺子的时候,他会对你喂饭的行为十分反感,甚至处处和你作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饭吃进嘴里,即使弄得满地都是;当他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他常常会有帮大人拿东西的愿望,当你为他拿来他所需要的东西时,他不仅不领情,甚至还会因此而哭闹,因为他希望这件物品是他亲手取来的。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渴望成长,希望成为大人的内驱力所造成的,然而很多父母,打着对孩子好,爱孩子的名义,不愿让孩子受一点苦,什么都抢着做,殊不知,这种拒绝孩子动手的行为,非但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反而阻碍了他独立性的发展,让他逐渐丧失了迅速长大的能力。
育儿专家刘女士曾谈到某次和自己儿子去餐厅的经历:
当天,刘女士和儿子一起在餐厅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餐点,饭后水果是一小盘充实而饱满的葡萄,让人看了忍不住垂涎欲滴。三岁的儿子很兴奋,一颗一颗剥着往嘴里送,还不时剥好一颗放进妈妈嘴里。
这时,邻桌传来一阵童声:“妈妈,我要吃葡萄!”回头一看,刘女士发现是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大约五岁的男孩在用餐。禁不住孩子的再三催促,年轻妈妈放下刚吃了一半的食物,开始帮孩子剥葡萄,并一颗一颗地喂进他嘴里,而白白胖胖的男孩只是坐在那里,重复张嘴、咀嚼、吞咽的动作,直到所有的葡萄全部吃进肚子,那位妈妈才终于得以继续吃她的午餐。
刘女士的儿子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他好奇地问:“妈妈,那个小哥哥的手怎么了?他为什么不自己吃?”刘女士笑着对儿子说:“宝贝,妈妈可不希望你也这样。”儿子拍拍胸脯自豪地说:“我才不会呢,我是小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光要自己做,还要帮妈妈呢!”说着,又往妈妈嘴里塞了一颗葡萄。
看到如此乖巧的儿子,刘女士欣慰不已,同时也为那位年轻的妈妈而感到担忧。当她和其他育儿专家探讨这一话题的时候,她说起了这件事,并忧心忡忡地说:“从这件简单的剥葡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父母愿意给孩子机会练习,三岁多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会,而且做得很好,但往往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凡事都为他准备妥当,只要孩子一张口,什么都做得好好的,可这不是帮孩子,而是害了他啊。”
另一位育儿专家点了点头,接过了这个话题,她说:“其实不只是剥葡萄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少父母总是习惯以大人的角度来规划孩子的未来,决定孩子该走的方向、该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来考虑他的真实需要,这让孩子逐渐丧失了成为大人的机会,也就此失去了帮助父母,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自己的最好时机。”
其实这些育儿专家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在我国,很多父母不仅对婴幼儿照顾有加,对于已经上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孩子,依然是这种包办态度,很多父母以为只要让孩子好好学习,日常事务完全可以帮他打理好,免得分散他的精力。还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必须为孩子做这做那,即使他已经长大成人,也放不开心底的那份担忧。
殊不知,这些看似对孩子的照顾和不放心,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孩子丧失了长大的黄金时期,即使年龄上成年,心理上也很难断奶,甚至根本没有成为大人的机会,这样的父母,即使付出再多,也不是合格的家长。作为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算合格呢?答案很简单,不仅不要拒绝孩子的帮助,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他的帮助,为他创造长大的机会。为了让年幼的孩子更好成长,有关专家提出了这样几点建议:
1.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
对于一些孩子力所能及,且没有太大危险的事情,只要他愿意尝试,尽量满足他的愿望,比如洗碗、洗菜、摆碗筷、搬小板凳、扔垃圾、帮父母拿报纸等,当孩子有类似的愿望,即使做得不够好,父母也要为他创造机会,并及时鼓励,促使他不断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给他施加压力,既要让他得到锻炼,又要让他获得乐趣。
2.用温和的语气解释原因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当他因为某件事情做得不够好而受到批评或责备后,肯定不愿再去做了,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让他明白,在他所在的年龄阶段,有些事情目前是做不了的,并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能力达不到,比如独自搬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过马路等。需要注意,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最好借助一些事实,这不但有助于帮他建立良好的自尊心,还能让他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苦心。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并随时注意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鼓励他帮助父母做事,相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更加快乐,也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