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初次走上科举之路就大获全胜,使得左邻右舍无不羡慕至极,连他平日常去的辽王府也邀请他去做客。
中国封建时代中央与地方、皇权与藩王的拉锯争夺一直伴随着所有王朝的始终,强调分封以巩固一家天下的大明王朝更是如此。早在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代,朱棣就以靖难勤王的名义把他侄子赶下台,从一个藩王摇身一变成为皇帝。后来,因为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兴王朱厚熜从钟祥来到北京做了皇帝,又一次上演了由藩王变成皇帝的传奇。因此,明朝的各个藩王之间以及藩王与皇帝之间都既互相芥蒂,又互相依赖。这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使得地方藩王虽然身为皇亲国戚,但每天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不得不讨好巴结一些当朝的权贵大臣,生怕这些人在皇帝面前告他们的黑状。另外,他们在地方上也不愿意落后于一般地方望族,总希望王府后继有人,多出些知书达理的贤德之士,不要尽出些纨绔子弟,进而门庭败落。
张居正祖父供职的辽王府到了朱宪■的父亲朱致格这一代已是第六代辽王了,能够在明朝不断削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存在实属不易。这与他们历来强调对后代的教育以及强调加强与南方科举地方大员和朝廷要官的联系不无关系。
明朝实行皇帝专政,取消了宰相,仅设有替皇帝出谋划策的内阁,而且起初还不固定,并非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随着宫廷斗争的加剧以及皇室与民间的隔阂加大,本来是作为平民在权力格局中的代表的皇室忙于宫廷之争,不仅无法完全代表民意,而且也渐渐忘记了祖先起家的资本。历代封建帝国就这样一次次地轮回兴亡,明朝也不例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避免这一点,特别强调内阁人员必须是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民间人才。在明朝中央渐渐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随着前几代有为皇帝的相继过世,明朝后代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不仅对朝政没多大兴趣,而且都比较短命,王位更替极其频繁。这时的内阁渐渐凸现,内阁首辅一般掌控朝政大权。
同时,因为地域习惯和人们的喜好不一,大多数从科举之路进入仕途的士子都是南方人。即使朱棣规定在科举取士中保持南六北四的比例,以确保朝廷要员中必须有一部分北方人,但效果仍不明显。历代辽王深谙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的自保之道,他们想要在皇帝那里保住藩王的地位,就必须讨好更多的朝廷要员。但大多数朝廷要员都是南方人,本来被封在辽宁的辽王不愿在北方待。再加上正好朱棣由边陲藩王变为皇帝,要把都城搬到北京,他不仅想更好地抵御蒙古旧部,而且对边疆藩王也很不放心。辽王为了减少朱棣的疑心,更是不想在那里久待。在封地还没待多久,他就渡过黄海回到北京。新上任的皇帝朱棣只能顺水推舟,把他的这个排行第十六的兄弟重新分封,最终给他的辽王封号未变,封地由辽宁广宁变更到湖广荆州。
辽王这一支藩王队伍小心翼翼地在荆楚大地上相继更替了六代,到第六代朱宪■的父亲朱致格,已经和大明王朝一样是强弩之末,开始衰微了。虽然府第奢华,但人脉不旺,已经单传了三代。朱致格更是体弱多病,府中一切大小事宜都由他的夫人毛氏主持。毛氏为典型的大家闺秀, 不愿意辽王府在她的手中衰微。但毛氏自己一直没有生子,直到有一个侧室为这个辽王朱致格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和张居正同岁的朱宪■。这使得辽王府上下都对他特别重视,毛妃更是把他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注意对朱宪■的教育。他铁定是未来的辽王继承人,他的成败决定着辽王府的存亡。
因此,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的张居正就借着他祖父是辽王府的护卫而被邀请进辽王府和朱宪■一起学习。这也是毛妃的特意安排,一来她想让平民子弟的神童张居正来督促鼓励朱宪■的学业,二来她希望万一将来这个荆楚大地的神童通过科举成为朝廷要员之后能够念及旧情多照顾辽王府一点,这也算是个长远的政治投资。而且毛妃还把自己的娘家侄女也接进辽王府来学习,这使得这些孩子之间从小都情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