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后不久,徐锡麟即被加授陆军学堂监督,这就更加有利他策划起义。但是,徐锡麟因心性太急,一到安庆就四处与党人联络,以致他的一些活动引起探警的注意,并被密报两江总督端方。端方得报后,便电告安徽巡抚恩铭,嘱其严防党人,以免起事。
然而巡抚恩铭是个糊涂虫,他只叮嘱徐锡麟严防党人,而根本不怀疑他是革命党。但自此时起,陆军学堂的风声渐紧。徐锡麟见状,便决意在陆军学堂学生暑期举行毕业典礼日举事,不再等待。然而不巧的是,恩铭府中一位亲信幕僚,其母的寿日正好是毕业典礼的这一天。为了给其幕僚之母贺寿,恩铭便令徐锡麟提前两天举行毕业典礼。这一变动,打乱了徐锡麟的计划,于是他只得决定再次提前发动起义。
在举行毕业典礼的这天清晨,徐锡麟即与陈伯平、马宗汉到巡警学堂召集学生训话。学生集齐后,他即开宗明义、直言相告:“我此次来安庆,专为救国,并非为功名富贵到此。诸位也总不要忘‘救国’二字,行止坐卧咸不忘,如忘救国二字,便不成人格。我自到校以来,为日未久,与诸君相处,感情可谓和洽。我于救国二字,不敢自处于安全之地位,考虑有特别意见,并有特别办法,拟从今日实行。诸君当谅我心,务祈有以佐辅我而量力行之,此是我所仰望于诸位君子。”众学生听了他的话,不少人深受震动,接着纷纷表示愿意为革命效力。
上午九时许,巡抚恩铭在护兵拥护下前来出席陆军学堂学生的毕业典礼。徐锡麟恭请他坐在设置在堂前的大案前,自己身着戎装肃立在台阶上,陈伯平、马宗汉则站立在案侧。毕业典礼开始后,徐锡麟以安徽巡警学堂会办身份令官生和兵生分别向恩铭行礼。
待官生行礼毕,他上前对恩铭行举手礼,呈学生名册于案上,并故意大声说:“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
恩铭愕然不知所措,急问:“会办从何得此信?”
话未毕,陈伯平猛掷炸弹于案前,但未爆炸,恩铭一惊而起。
徐锡麟急忙上前说:“大帅勿惊,这个革命党,职道当为大帅拿到。”
恩铭急问:“是何人?”
徐锡麟拔出手枪,直击恩铭说:“职道就是。”
陈伯平、马宗汉二人见状,也拔枪向恩铭及在场参加典礼的官员射击。一阵乱射之中,恩铭身中七弹,重伤倒地。
徐锡麟这时大声呼喊:“愿革命者,随我来!”
学生中有三十余人闻声相从响应,他们跟着直奔军械库,想先获取枪械。
可是,新军械库因无库存房钥匙而打不开,所有新枪械一时取不出来。而库存房中所有的旧枪械都坏得无法再用,五门巨炮也缺少机件。
正急乱中,闻讯赶来的清军已将军械库团团围住,于是双方开始激烈枪战。战至下午四时,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及学生十数人由于缺枪缺弹,悉数被捕。
徐锡麟被捕后,旋即被杀害于抚署东辕门外,时年三十五岁。临刑前,他神色自若,从容让人拍照,并高声对众人说:“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亦不憾矣!”
清总兵处决徐锡麟后,接着派巡捕搜查他的居室,从居室内搜出光复军大旗一面,讨虏大元帅印一颗,信件数封及枪弹少许。接着,巡捕又奉命将徐锡麟的弟弟徐伟捕了去,拷问之下,徐伟招告其嫂与秋瑾是革命党,正在绍兴筹划起义。
徐锡麟在安庆起事失败的消息传至绍兴,秋瑾闻知悲泣不已。这时金华革命军的起义亦失败,杭州则无消息。大通学堂的学生见此状况,便向秋瑾建议提早举事,先杀知府贵福,以占领绍兴城。可是秋瑾却想联合举事,说要等待嵊县的消息再说。为此,她又分派二十人到杭州城,作为起事内应,这样她身边的势力更弱了。
绍兴知府贵福得到两江总督府发来的秋瑾正在准备举事的官文后,便急到杭州城向总兵张曾扬求救,张曾扬便派防营统领李益智率一标人马直奔绍兴,来捉拿秋瑾。杭州城内的学生探得消息后,急忙前来报告秋瑾,言形势险恶,要她快拿主意。秋瑾见事机虽已泄露,但要举事决无成功之望,于是叫学生把枪械藏匿起来,不作无谓牺牲。此时她自己已作好就义准备,故既不打算逃走,也不采取任何抵抗行动。
次日,防营兵在李益智带领下来到绍兴,将大通学校团团围住。秋瑾却端坐在校长室内,若无其事。她上身着白衬衫,下身着玄色生纱绸裤,脚穿西式凉鞋。防营兵见了,一拥而上,将她与另六人一齐捉去。
押到县衙后,知府贵福和县令李宗岳坐堂审讯。贵福劈头便问:“秋瑾,你可知罪?”
秋瑾若无其事地反问:“不知何罪之有?”
贵福出示秋瑾写给徐锡麟的两封信,秋瑾即承认信是自己写的。
贵福接着问道:“你可曾用鉴湖女侠之名发表过反对朝廷的诗文?”他出示了《中国女报》一份。
秋瑾答道:“发表过。”
贵福又问:“真是你写的么?写过些什么诗?”
秋瑾淡然地笑着说:“知府大人不相信么?我写的不过是些感愤感时诗,不信不妨念给你听听。”言毕,她诵念出其上的一首《感愤》律诗:
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
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贵福听她一字一顿地念完这首诗后,即逼问道:“你说说,诗中‘兴亡楚、击暴秦’是何意?”
秋瑾平静地说:“这还用问么?”接着她坦然供认了自己所做的一切。
当要她书写所供时,秋瑾莞尔一笑,提起毛笔,蘸满墨水,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
次日,秋瑾即被刑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三十一岁。秋瑾牺牲后,她留日时的好友吴芝英和永贞女士等人闻讯,悲愤不已。吴芝英闻秋瑾家人不敢收尸,与永贞计议后,一起为她收殓入棺,并安葬她于西湖湖畔。永贞女士还特书挽联志哀,其联曰:
悼我神州,值任斯禽兽衣冠,肆意妄行凶手段
嗟尔弱质,居然有党魁名号,与同人上断头台
镇南关上,孙中山、黄兴以亲手发炮击敌为快事
孙中山在河内得知徐锡麟、秋瑾举事未成、英勇就义的消息后,心潮难平。当时他正在撰文,以驳斥南洋保皇党《南洋总汇报》反对革命的论调,供同盟会在新加坡新创刊的《中兴日报》刊用。由于过于激愤,他连手中的文章也撰写不下去了。
正在这时,在钦州发动起事的王和顺来河内,到甘必达街六十一号同盟会分部寓所求见他,报告起义计划。王和顺是广西邕宁人,曾任刘永福部哨官,后来入了洪门会。他在1903年参加过在南宁的反清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1907年春,孙中山至河内道经西贡时,王和顺闻讯特往访见,由孙中山主盟加入了同盟会,并随孙中山一起到河内,成为同盟会的得力军事人才。孙中山为发动粤省起义,不久派他与胡毅生去廉州,化名张德兴暗入赵声军中,任军事委员职。王和顺在清军中任职后,听说钦州三那地区民团头领梁建葵、梁少廷有枪数百支,便前去联络,正巧刘思裕之侄刘显明在叔父身死后率领数百人前来相会,表示愿意助他举事反清,王和顺甚感高兴,遂与他相交。后来,王和顺又结识了防城清军的两位哨官,策划他们参与反清起义,这两位哨官亦肯支持他举事,说到时愿作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