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谦的这份报告后经李鸿章转奏,是清政府决策层对丰岛海战所获知的最初印象。报告里除去无武装的“操江”、“高升”的损失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济远”远比“广乙”突出的奋战情形,尤其是午时用尾炮击中、击退日舰的情况,则简直是反败为胜的重大战果。
北洋海军效仿英国制度,舰上都有完备的航海日志,定期还需要上缴作为重要文书档案归档备案。“济远”舰在海战当天的日志中对战事情况有较详细的记述,可以视作对上述报告的重要佐证和补充。
“上午四点起锚,同‘广乙’开行。依山而行,方向不定。上午五点半,看见远处有烟。上午七点,见倭船三艘前来。七点一刻站炮位,预备御敌。上午七点四十三分半,倭督船放一空炮。‘广乙’即自行驶去。上午七点四十五分,倭三船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战到十点,彼此停战。十点一刻,见‘操江’前来,即旗告我船与倭开战,令其回去,‘操江’见旗即刻转向。敌船一见‘操江’,即来追赶。行缓故不及追赶也。
十一点,见倭督船又来追赶。十二点赶到,在我船之左。我船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处,击伤倭船,并击死倭提(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敌,故挂我国龙旗而奔。我船舵机已坏,故亦不追赶,定向回威。”[4]
从日志中的描述看,“广乙”开战后就“自行驶去”,给人“济远”独自作战的印象。另外,尾炮击毙日舰提督,以及日舰挂中国龙旗逃跑等记录进一步加深了此战反败为胜的性质。最后“我船舵机已坏,故亦不追赶”则圆满地解释了为何击伤日舰后,没有进一步追击获取更大战果的原因。
时隔4天,7月30日回到威海的丁汝昌经过分别询问“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以及舰上的官兵,做出正式报告。
“二十三四点,‘济’、‘乙’由牙开,七点遇敌,彼先开炮,三船聚攻‘济远’,密如雨点,望台、炮架、三舵机均受伤,阵亡弁勇,初甚失势。‘济’、‘乙’炮力不及敌远,还炮不却,迨敌以一船横截‘广乙’,‘济’只剩十五生一炮,猛击命中,敌二船始折回,而‘吉野’督船尾后,连追不止。‘济’停炮诈敌,彼欲驶近拟擒我船,‘济’即猝发后炮,一弹飞其将台,二弹毁其船头,三弹中其船中,黑烟冒起,‘吉野’乃移逃,四弹炮力已不及矣,查却敌保船,全恃此炮,水手李仕茂、王国成为功魁,余帮放送药送弹之人亦称奋勇。昌已传令为首李、王赏一千两,余众共一千两,告谕全军,以为鼓励。风闻提督阵亡,‘吉野’伤重,途次已没。如果属实,查确后尚当照前定赏额划清补给,以昭信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