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万亿下猛药,救信心于绝望之际

惊天大逆转的背后 作者:李骁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日益演化为全球经济衰退,中央强力启动了刺激内需计划。国务院出台的新措施在2008~2009年新增加约4万亿元的投资。方案一经公布,亚太股市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沪深A股涨幅更是超过6%。

仅仅一天后,统计局发布全国2008年10月份CPI增速降至4.0%,创17个月以来新低,基于对国内经济放缓可能会继续恶化的担忧,A股主要权重股几乎全线大跌。而同样的数据,如果放在一年前,CPI增速下滑肯定是振奋人心的信号,眼下同样的信号却成为了洪水猛兽。

市场过山车般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信心对经济的作用力,说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实在非常贴切。

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中指出: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经济学家、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民的信心尤为重要。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这或许才是中央政府4万亿下猛药,温总理要求“快、重、准、实”大力落实的根本目的所在。

信心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股市以及2007年民众对CPI变化的反应,更能说明问题。众所周知,中国A股指数从2007年5月30号调控后,股民的买入热情非但不见减弱,反而一路高涨,即便是在6000点上方的高位,买盘热情依然澎湃,原因就在于大家对后市的预期在8000甚至10000点上方。而当股指跌至1600点时,成交量依然趴在地板上,除大量资金被深套的原因之外,对后市悲观预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与股市的走势相对应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6年5月的93.8到2007年8月的97.3,一路走高,虽然这期间CPI涨幅从谷底攀升到高位,但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信心,也没有改变消费者的预期,但2007年底至2008年,虽然CPI在持续回落,截至2008年9月,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已经低于2006年5月的水平至93.4。

这可以看出信心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多么巨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已经脆弱到崩溃的边缘,这从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中也能看到。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通胀预期虽然有所下降但对后市却更加悲观没信心,居民的购房意愿更是创十年新低。居民是这样,企业更是如此,困难的企业被迫裁员,但是运作良好的企业基于悲观的预期,也开始主动裁员。

其实过分的担忧和乐观,都往往是我们对于事实的把握不够准确而导致的,当时的情形是市场的“熊市”思维,悲观预期可能已经低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持续下去,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将极为不利。

就事论事,中央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划分到两年,每年投入2万亿,如果扣除之前已经列入投资计划的资金,这次刺激经济方案中的新增资金,就绝对数字而言并不算多。况且还存在政府主导投资的成功率和效率问题,监管不严滋生腐败的问题,但这些也许并非中央出台投资方案的核心考虑,如果能就此扭转民众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功莫大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