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4)

桑榆自语 作者:张中行


再说由买而来的可意。这就性质说很简单,是当年喜欢淘旧书,买到,不难得的可小喜,难得的必大喜。先要解释一下,何以只说买旧书,因为事实是几乎木买新书。这还要有原因。重要的有两个。

其一是经济学的,我穷,上有老,中有妻,下有小,都要吃饭穿衣,买书之钱,只能由必需的日用中劫留一点点,少,还要办大事,其时旧书多,价廉(比如鲁迅《呐喊》,定价七角,初版的一本毁于七七事变的战火,1937年9月由旧书摊重买,为1927年3月第七版,仍紫色封皮,毛边,价仅1角4分),语云,钱要花在刀刃上,所以只能买旧书。

其二可以称为狩猎学的,是只有到深山密林,才可以猎到市面不见的犀象之类。犀象,希有,还是只说家常。单说枣核的中间一段,大致是由三十年代晚期到六十年代早期,每周总要挤出一点时间,骑车,逛卖旧书的摊店。上面说过,其时旧书多,价廉,出去逛几处,几乎没有空手而返的时候。用书包装回,远交,所得是知识,可不在话下;难忘的是近攻的所得,或短期或长期的欢乐。说欢乐,或者还不够,因为事过境迁,有时回首,总浮生之账,虽然外不少横暴,内不少穷困,而仍有勇气活下去,甚至感到人间还有情理,有温暖,有希望,就是(至少是一部分)因为还有“书”在,尤  其是仍躺在书橱里的那些。近些年,我很少买书,因为一则无处安放,二则已经到了“及身散之”的时候。可是说到散,看看案头床下,尤其早年买的那些,已经相伴半个世纪了,又实在舍不得。这难割难舍的心情主要就是由昔年长期享受的买书之乐的记忆来。

自然,记忆里也有不可意的,那是书的散失。值得说说的有两次。‘一次是七七事变,存于保定育德中学的书,连同衣物,都“黄鹤一去不复返”。数量不多,可是有不少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学作品,而且是初版本,戴上现在的眼镜看,也就可惜了。另一次是1966年的夏秋之际,大革命以龙卷风之势卷来。思想要求纯正、一统,红卫英雄干劲冲天,领来生杀予夺之权,而我的存书,有不少,轻则不很纯正,重则很不纯正,又,谁也不知道红卫英雄的秤是否准斤十六两,冒险可能有险,于是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