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夏季的一个周末,他正忙着招呼客人,小师妹燕儿蹦蹦跳跳进来。此时,这个扯着父亲衣襟啃指甲的女孩,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丽少女。她身穿一件的确良暗花短衫,左胸别一枚团徽,两条麻花辫又黑又长,浑身散发着青春的芬芳。
燕儿一进门就叫:“小七哥小七哥。”
吃饭的客人有喜欢开玩笑的,齐声答应:“哎――”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燕儿脸一红,白了他们一眼,快步直奔后厨。
说巧也巧,此时乔小七刚好从后厨出来,差点撞个满怀。他一手端仨盘子,两只手就是六盘菜,急忙刹住步,却已晚了,尽管及时“刹车”,还是有两盘菜从手中飞出,直撞燕儿面门。客人的眼光正追逐着燕儿,目睹此景一声惊呼。
眼看热腾腾的菜就要扣燕儿脸上,说时迟那时快,她的腰轻软得如同棉柳,一折,菜盘贴着面门旋转而过。她随即伸出指头,只一夹,两盘菜稳稳停在指头上。
就在这一瞬间,酒楼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众人的眼睛像涂了胶水,全都粘在燕儿身上,不由自主立起身,慢慢聚拢过去。
燕儿将盘子顺手搁在旁边的餐台上,对乔小七说:“家里来了客人,俺爸叫你下班后去作陪。”
乔小七也惊呆了,一时没反应。
燕儿扯扯他的衣襟,娇嗔道:“带耳朵没有!”
乔小七连声回答:“带了带了。”
乔小七晚上收了工,请大排档的厨师炒了几个菜,盛在食盒里带到师父何守义家。他家是独门小院,天井一角搭着葡萄架;乔小七进门的时候,师父正与客人坐在葡萄架下聊天。
那客人颌下一撮山羊胡子,戴一副珐琅眼镜,穿一件蓝色花衬衫,一看就像有学问的人。
见乔小七进来,何守义招呼道:“这是我师叔,你该叫师爷。”
乔小七放下食盒,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师爷好。”他说。
那被称为师爷的名叫韦一平,江湖上人称“鬼手六”,在港澳东南亚一带赫赫有名。不过,这是后来知道的。当时乔小七只觉得这个师爷很和蔼,而且还送给他一个红包。
乔小七谢了师爷,打开食盒,往石桌上端菜。
何守义道:“你坐下说话,叫你师妹来。”
吆喝一声,燕儿像阵风一般从厢房里跑过来,一挤乔小七:“靠边。”
乔小七只好挪开,从石桌上抄起茶壶斟茶倒水。
那师爷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说:“你收的徒弟蛮乖巧。”
何守义一听,高兴得什么似的,把收徒弟的经过讲了一番。
师爷听了,脸上笑眯眯的,责怪何守义:“四十岁的人,还这么卤莽。”何守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师爷又道:“怎么不见乔大力?”
何守义道:“今天是自家人聚会,没经您老同意,没敢叫他。”
师爷点头:“这还有点老成样儿。”
三个人边吃边聊。从谈话中,乔小七得知,师爷是香港人,研究珠宝的专家。接下去谈到的话题,乔小七就不明白了,像什么“泰米尔红宝石”、“金绿石猫眼”、“厄运之钻”等,还老是“克拉”、“克拉”不知什么可以拉。
不过,通过他们的对话,乔小七感觉到二人绝非江湖上的简单角色,尤其是师父何守义,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话语中颇具锋芒。
乔小七不声不响听二人讲话,在一旁添茶倒水;足足有一个时辰,二人才意识到他的存在。
那师爷与何守义交换了一下眼色。师爷说:“明天我想逛逛宝安城,叫小七陪陪我吧。”何守义点头称是。
第二天,乔小七请了个假,陪师爷韦一平逛街。那时候逛街可不像现在,也就是看看戏,赶赶墟市,买点猪油糕、老婆饼、沙井蚝。可这师爷乐此不倦,从城南逛到城北,遇到好吃的东西,坐下就吃;遇到好玩的,玩罢就走;也不管乔小七有没有钱,反正谁陪谁付账。
幸亏乔小七早有准备,带的钱够花。而且,他还很细心,特意买了把伞,跟在师爷后面遮太阳。
溜溜玩了一天,日落西山的时候,韦一平的毛病来了。他脸上现出痛苦之色,两条腿软弱无力,手捂着胸口哎哟哎哟直叫。
乔小七连忙扶住他,关切地问:“师爷,您这是怎么啦?”
韦一平说:“老毛病犯了。”
乔小七说:“我背您上医院。”
韦一平摇摇头:“不用,扶我走走就好。”
那时候,他们已经到了莲花山顶。乔小七搀扶韦一平,一步一步往前挪。
当时莲花山还没开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一个人下山都费劲,更别说扶着一个人。到了山下,乔小七已经气喘吁吁。他说:“师爷,咱们拦辆车回家吧。”
韦一平说:“我这病坐不得车。”
乔小七说:“那我背您。”说罢,将韦一平背到身上。
俗话说:千里提灯草,也有千斤重。何况背着人。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这个老头看似弱不禁风,其实沉得要命。不一会儿,乔小七脸上的汗就下来了。乔小七咬紧牙关支撑着,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路上还直安慰韦一平。
走到彩田路,刚好碰到一个骑单车的同事;乔小七放下韦一平,说:“我借辆单车,推您慢慢回家吧。”韦一平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