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在咫尺的致命威胁,后汉的二世祖刘承佑反应积极。他抖擞精神,再次向四面八方发出诏书,令各地的节度使火速向他靠拢,带兵进京勤王。让他振奋的是,响应的人数相当不少,其中最大的兵力来自兖州,是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的部队。而隔天之后就有了证明,这位节度使真的是非同凡响。
有人有枪了,这让开封的君臣们都松了口气,悬在半空中的心也变得安稳了些,这至少证明了皇帝的威信还在。但是另一个问题紧跟着就出现了。钱,按照惯例,让军队开工得事先赏钱。这合情合理,如果有谁说打完了仗再给钱,那他就是浑蛋--难道说让很多死尸再起来领钱?
但问题是国家实在是没有钱,近几十年来在后汉的大地上,各个朝代的各位皇帝以及契丹人不停地搜刮掳掠,已经连豆腐渣都挤压不出来了。这时候皇帝说要钱,估计就算是把皇后给卖了,都别想卖出好价钱。最后,皇帝的亲信们给宰相跪下了,再三叩拜,声泪俱下--"请相公为天子着想,不要再吝惜财物。"
宰相面色惨然,摇头不语--真的没钱。
亲信们绝不起来,说出了真正的打算--"国库里还剩下点钱,请相公全都拿出来吧。"
宰相长叹一声,再没有话说。
就这样,后汉没有国库了,只剩下了库房。但这些钱分发到士兵们的手里,每人也只得到铜钱二十贯,而且这还只是禁军的特殊待遇,外地兵在此基础上再次减半,只有区区十贯钱。
就这样,在公元950年的11月20日,后汉皇帝刘承佑的部队带着这点可怜的卖命钱,开赴战场,去迎战只要取胜就可以在京都开封剽掠一旬的反叛军队。
非凡的节度使
公元950年11月20日晚,刘承佑在开封城头,目送着他的军队开赴战场。军队的数量似乎已经很多了,包括赶到的援军和开封城里几乎所有的禁军,这已经是他现在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
但能赢吗?
刘承佑的心底不由得泛上来他本不愿再想起的记忆--一年多前他曾亲自到郭威的家里求救。那时的郭威是他唯一的救星,是他赖以震慑朝臣,稳定江山的人。换句话说,郭威就是他后汉王国里的第一军事强人,现在这个强人反叛了,还有谁能制伏他吗?
慕容彦超,目前只能是他了。但他真的行吗?刘承佑顿时心乱如麻。
慕容彦超,年龄不详,出生地不详,父母不详,过往经历统统地不详,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个男人,当时的身份是驻防兖州的泰宁节度使。除此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但就是这个人,将决定皇帝刘承佑的生死和后汉江山的成败。
必须承认,任何人都不会知道当时刘承佑心目中最理想的领军人物是谁,但郭威进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已经不容许他作任何的选择,全国勤王人马谁跑得快,谁到达得早,他就只能依靠谁。而慕容彦超到得最快,带的人马也最多,这也直接证明了他的活力和热情最旺盛,所以他就是最佳的人选。
所以,慕容彦超并不是被历史所选择的,而是他主动地创造了历史。历史记载,在这一天里,慕容彦超是充满了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去迎击郭威的。临行前,他对年轻的皇帝做出了强有力的保证--臣必胜!在臣眼中,北军不过是些蠛蠓小虫,可以随手捏死,我要为陛下活捉郭威!
然后,他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奔向了战场。在那里,他在史书中给自己留下了印记,正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虽然表现得非常搞笑。
公元950年11月21日,封丘之南刘子坡,慕容彦超终于遇到了郭威。只见对面旌旗招展,号炮连天,人马一眼望不到边。他的部下们看到这样的声势,不禁都有些发憷,可慕容彦超却变得更加亢奋,他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下令列阵,眼看着一场大战就此开打,突然有人报告,皇帝陛下亲自到战场来了。
哦?慕容彦超的精神立即变得更加焕发,他先下令手下们都站得更直点,把刀枪摆得更整齐点,然后才请皇上过来。皇上来了,带着三四位宰相以及几十个大臣,各个风尘仆仆,神色庄严。这些人阅兵、勉励、许诺胜利后的幸福待遇,直到过场差不多都走完了,皇帝才在慕容彦超的耳边轻轻地问了一句话--怎么样,到底有没有把握?
这才是刘承佑之所以一定要赶到前线来的最重要原因。这句话要是不问出来,他得憋死、急死、焦虑死!
就看见慕容彦超猛然间激昂了起来,仿佛一下子变得极为高大,他声音响亮地回答--臣必胜!请陛下看臣如何破贼,臣不必与他们交战,只需在阵前喝令,他们就会投降!
呼--皇帝和大臣们都吁出了一口大气。他们要的就是这句话,满意了,终于放心了。他们就此后退,以免影响节度使阁下开工。可惜他们走得太快了些,只要再稍微等一下,他们就能听见慕容彦超的另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