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康元年(220 年)二月庚戌,新继位的魏王曹丕下令关津减税,恢复什一税制。
辛亥,曹丕赏赐诸侯将相以下粟万斛,帛千匹,金银不等,同时煞有其事地派遣使者巡查郡国。所有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收揽民心。而收揽民心的目的则是:推翻立国四百年的汉朝,建立曹魏王朝。
在皇权转移中,意识形态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简单地说,后来者需要在自己脸上贴金。神化自己是最常见的做法,即让淳朴的老百姓相信自己是天人下凡,相信自己的登基是天命所归。巧的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会有大批恰逢其时的“祥瑞”
出现。
先是民间开始传言曹丕出生的时候,有青色的云气像车盖一样漂浮在婴儿身上,终日不散。风水师傅们一致认为这是曹丕至贵的证明。这时,黎民们才开始明白:原来曹丕一出生的时候,就不是凡人啊。
此间又出了一个叫殷登的人,说自己在熹平五年(176 年)的时候记得一件事:
当年谯地(曹操老家)出现了黄龙祥瑞。大名士、光禄大夫桥玄就悄悄问太史令单飏:“这个 祥瑞什么意思啊?”单飏回答说:“这说明谯这 个地方会有王者兴 起。在五十年时间里,黄龙会再次出现。”殷登说自己当时在场,就默默记下了这件事。
年后,也就是延康元年(220 年)三月,黄龙再次出现在谯。当时殷登还在世,大肆宣扬这件事,引起中原轰动。最后曹丕出面召见殷登,作了一次谈话,?赐殷登谷三百斛,送回家去。
(公元 220—420)之后,魏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同月,濊貊、扶余、焉耆、于阗等部落都派遣使者向中原奉献。四月丁巳,饶安县出现典型的祥瑞白雉。曹丕很高兴,免了饶安县的田租,赏赐勃海郡百户牛酒;太常以太牢祠宗庙。
但是事情突然起了波折。当月,大将军夏侯惇病逝。曹丕亲自素服在邺城东门发哀。有人指责曹丕的行为失礼。按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曹丕与夏侯氏并非同姓,却哭于城门,是不当的行为。这其实暗指曹丕家族与夏侯家族的“不正常关系”。曹丕的爷爷,也就是曹操的爸爸曹嵩原本是乞丐,被大宦官曹腾收养后才有了姓氏。东汉官场上就一直盛传,曹嵩原来是复姓夏侯的小乞丐。因此在曹操一世,夏侯家族步步显贵。现在是曹丕登基的前夜,有人重提曹家这件不光彩的往事,杀伤力巨大。
这表明,一部分世族大家还并不认同曹氏家族登基称帝。
曹操在世时,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曹操也不时做出压制豪族名门浮华风气的举动。客观上,曹操必须压抑以清议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破坏朋党交游便是其一举措。虽然没有打击到世族大家的根本,但曹操对世族大家的厌恶和压制是明显的。在曹姓代刘几成定局的时候,世族大家需要曹丕给他们保证,维护和扩大的他们的利益。虽然曹丕本人已经完全是一个世家子的出身和行为举止,但缺乏明确的承诺和制度上的保护,世族大家们还是不放心效忠于曹氏家族。
这时候,昌武亭侯、尚书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法”,建议改革官员人事制度。
九品中正法的内容是在郡国设置中正,评议本地人才高下,分九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官职。评议的标准主要看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其次看道德,最后才看一个人的才能。而担任评议的都是当地的贵族显要。这样的制度到底对谁有利,可想而知。此法一出,获得了世族大家的一片赞赏之声。
这实际上是世族大家对曹丕出的考题,是世族大家与曹氏家族进行权力交换。
世族大家要求确保自己的地位和权益,并希望能够世代相传。九品中正法就是一个制度上的保证。曹丕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个制度,开始在全国进行人事改革。它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恶性膨胀的制度源头。
时间到了五月,刘协“命令”曹丕追尊祖父、已故太尉、乞丐出身的曹嵩为太王,祖母丁氏为太王后,封王子曹叡为武德侯(刘协还真是配合)。
六月辛亥日,曹丕在东郊阅兵,集中兵力开始南征。这次南征,公卿相仪,华盖相望,金鼓阵阵,完全是曹丕对个人势力的一次检阅,是对天下百姓的一次试探。因此整个军事行动更像是一次盛装游行。曹丕先到了屡次出现祥瑞的老家谯。他在家乡大宴三军,并在邑东召集谯地的父老百姓,设伎乐百戏,与民同乐。在欢娱间,曹丕说:“先王非常喜欢家乡,不忘根本。谯,真是霸王之邦。我要减免谯地的租税二年。”当地的三老吏民闻言纷纷向曹丕祝寿,通宵达旦。几天后,曹丕还去祭扫了先人的墓地。
到了冬天,曹丕大军终于达到长江以北。孙权整军以待。曹丕看到东吴军队军容整齐,说,东吴还是有人才的,我们暂时先回去吧。(这句话让江对面的孙权听得一愣一愣的。)临行,曹丕下令:“大军征伐,死亡的士卒有的还没有得到收敛,我感到非常悲痛。各郡国要为这些人收殓,送到烈士家中。官府还要出资为他们设祭。”他临别了还不忘讨好军队,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