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司马懿 :一个权臣的崛起(1)

魏晋原来是这样 作者:张程


魏武帝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实学,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而不是东汉流行的品德、门第和声望。他多次求才若渴,发布任人唯贤?命令,广招天下名士。所以在曹魏王朝建立过程中聚集了许多真才贤士,曹操基本上都能做到人尽其用。但对一个人,曹操一直看不准,不敢放开了使用。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出身世家门第,是东汉末年的京兆尹司马防的次子。

曹操和司马防有过交往,知道司马懿是个不错的小后生;后来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在曹操属下为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清廉自率,给曹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司马懿比哥哥更出色。东汉末年最知名的评论家崔琰就曾当面对司马朗说 :“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史书也夸奖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这样的人才,曹操当然要去招揽了。建安六年(201 年),他以司空的名义,派人请司马懿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不愿意去给曹操当幕僚。当时天下大乱,鹿死谁手尚不可知,司马懿还很年轻(才 22 岁),不想早早地和曹操绑定在一起。他还要待价而沽,决定婉拒。于是当曹操派的人到家后,司马懿假装风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来人回去汇报,精明的曹操不信,派人在夜里偷偷去侦察。不想,司马懿料到了曹操的这一手,还躺在床上装风瘫呢!曹操这才相信了,放过了司马懿。

可见,司马懿和曹操都是精明狡猾之人。司马懿年纪虽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救国济民、匡扶天下的政治道德印记,完全是赤裸裸的个人得失的考虑。

建安十三年(208 年),当了丞相的曹操再次征聘司马懿为下属。他已经知道上次被司马懿骗了,所以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耍花招不来,就绑他过来。”这一回,司马懿乖乖地来了。一方面是害怕曹操来硬的,更主要的是时局已经很明朗,曹操胜利在望。司马懿觉得曹魏势力是不错的投靠对象。

司马懿加入曹魏势力时间不长,年纪又轻,加上曹操内心总有一丝不快,司马懿在曹魏最初的十年并不如意。司马懿历任黄门侍郎、议郎等专为年轻人准备的小官,没有具体工作,主要就是和曹操的儿子曹丕往来游处。不过司马懿有个优点,那就是选定了什么事情就好好干,既然投入了曹魏阵营就勤勤恳恳工作,为人小心谨慎。慢慢地,曹操把他提拔为丞相属官,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史书上记载了司马懿给曹操出的三次主意。第一次是曹操占领了西北和汉中地区后,司马懿建议曹操乘胜进攻四川,消灭刚刚占领四川的刘备。曹操没有采纳,委婉地批评司马懿的建议不切实际,是“得陇望蜀”(此成语典出于此)。第二次是孙权上表怂恿曹操自立为帝,司马懿在(公元 220—420)一旁附和。结果曹操是断然拒绝。前两次建议曹操没采纳,司马懿的第三次建议则被曹操采纳了。关羽北伐大败曹军,威胁到当时的都城许昌。曹操为避关羽锋芒,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两人及时劝阻。他认为关羽的后方不稳,孙权和刘备两派外亲内疏,迟早会内讧,所以曹魏一方只要守住前线就能拖死关羽。后来事态发展,果然如司马懿所言。

也许是司马懿这个后辈太过现实,虽然司马懿能力不错,但曹操始终不喜欢他。

(也有说法是曹操打击世家豪族,恰好司马懿是中原?名世家子弟,曹操不肯用他。)据说,司马懿的长相很怪,具有“狼顾”的本领,也就是能把脑袋转 90 度角,用眼睛的余光看到背后的东西。在相术上,这是一个人野心勃勃的表现。曹操相信相术,所以终生没有提拔重用司马懿。一天晚上,晚年曹操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三马食槽”的梦境让曹操很自然地和司马懿的“狼顾”本领联系在了一起,担心司马懿日后对曹家王朝不利。曹操不仅只是让司马懿担任一些清闲的虚职,还告诫儿子曹丕要提防着司马懿。

但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和司马懿却很合得来。尽管有父亲的多次提醒,曹?还是将司马懿作为亲信属官,交往甚密。曹操一死,司马懿的机会就来了。曹丕非常放心地让司马懿参与操办丧事。司马懿把曹操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内外肃然。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