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文人不合时宜(2)

魏晋原来是这样 作者:张程


吴县陆家是江东的头号名门望族,陆机、陆云兄弟入洛带动了江东士人的入洛潮。南方士人纷纷北上求仕,吴郡陆、顾、张各家,会稽贺、虞等大姓皆 人北上,门第稍低的各家子弟应召北上的更多。这对于南北交流也好,对于新政权巩固对南方的统治也好,都有好处。作为先行者,陆机兄弟在举荐乡里,照顾老乡仕途方面费尽心机。陆云曾写信对陆机说:“近日得到洛阳的消息,某某得了骠骑司马,又云似未成,已访难解耳。某某做了司马参军,此间复失之,恨不得与周旋。某某拜访了大司马。”他俩对同乡的官运仕途如同自身,患得患失。陆机曾将戴若思推荐给赵王司马伦,称他是“东南之遗宝,朝廷之贵璞”。贺循是东吴名臣之后,入晋后历任阳羡、武康两县县令,多有政绩,但朝中无人,久久不能升官。 机就拉人一起上书推荐贺循,认为他的才望资品可担任尚书郎,贺循后来升为太子洗马、舍人。

陆机、陆云兄弟为什么对同乡仕进这么热心肠呢?陆机、陆云出身江东的名门领袖,自觉有提携同乡其他大族的责任。而心中对东吴政权隐隐的怀念,也让陆机、陆云兄弟将东吴旧地的名门子弟当作一个整体,希望能够一起在新的王朝共荣共进。

陆机兄弟对新政权是热心的,但是新政权并没有敞开火热的胸怀。

晋武帝司马炎一再下诏令“吴之旧望,随才擢叙”,可只是在开空头支票。南方士人的仕途坎坷低微,而且遭受北方贵族歧视。陆云在给 乡杨彦明的信中也承认:

“阶途尚否,通路今塞,令人罔然。”所以南方豪杰之士大多隐居不仕。

陆机、陆云初到北方,认为自家门第高贵,颇有与北方规则抗衡的念头。“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陆机兄弟拜见王济。

王济指着案上的数斛羊酪问陆机:“你们江东有什么可以和它相比吗?”这是带有轻蔑的问话,像怀 疑乡巴佬的 见识一般。陆云回 答说:“ 有千里莼 羹,还 有未下的盐豉!”这还算好的,卢志先前的挑衅要过分得多。出卢家门后,陆云对陆机说:“何至于闹得这么僵呢?他可 真是不了解我家底细。”陆机愤怒地说:“我父亲、祖父海内知名,岂有不知?”说完,陆机狠狠地骂卢志“鬼子无礼”。传说卢志的远祖卢充曾误入鬼府,与崔少府的亡女结婚生子,所以陆机骂卢志是鬼子(鬼的子孙)。北方士人没有陆机那样高谈理想抱负的,最多是聚在一起谈谈宇宙和人生,谈谈物动心动等虚幻的话题。他们根本不关心陆机所说的那一套。在屡屡受挫之后,陆机等人不得不面临现实:北方贵族并不友好,自己也很难融入北方政坛。

南北相隔百年后,差异越来越大。江东远离中央集权,个人思想比较宽松自由。

而北方经过东汉 年、曹魏时期的不断思想整肃,从孔融、杨修等人的死到“竹林七贤”受的迫害,北方文人受到了政治的摧残,不得不与政权妥协,放弃政治上的独立思考。从曹魏早期的王朗开始到荀勖、贾充之流,为人不齿的文人反而显达于世。陆机等人没有经受过思想洗礼,更没有见过思想迫害,很难理解北方社会相对沉闷又追求虚幻的清谈的逃避态度。他们还没学会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而陆机、陆云兄弟门第越高、抱负越大、思想越朴实,受到的伤害可能就越大。

事实上,许多南方士人来北方后很快就察觉到了政治气氛不对,折返家乡。顾荣、戴若思等人就都劝 机与其在北方郁郁寡欢,不如回老家。陆机依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名望,自负地要实现匡世救难的志向,没有听从。家族未兴,何来衣锦还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