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子 仁说 之思想(3)

宋明理学:南宋篇 作者:蔡仁厚


或曰:若子之言,则程子(伊川)所谓 爱情仁性,不可以爱为仁 者,非与?曰:不然。程子之所诃,以爱之发而名仁者也;吾之所论,以爱之理而名仁者也。盖所谓性情者,虽其分域之不同,然其脉络之通、各有攸属者,则曷尝判然离绝而不相管哉?吾方病夫学者诵程子之言而不求其意,遂至于判然离爱而言仁,故特论此以发明其遗意,而子顾以为异于程子之说,不亦误哉?

伊川言: 恻隐,固是爱也。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为仁,盖谓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 〔2〕恻隐之心当然含有爱之表现,但却并不等于爱。伊川一见 恻隐 便认为是爱,又以 端 为 爱之发 之情, 仁 则是其 所以发 之理(性)。他视性(仁)为只是理 一个普遍的理;而爱与恻隐乃至孝悌,则一律视为心气依循这普遍之理而发的特殊表现。(而表现出来的,却不是理。)如是, 仁 与 恻隐 便成为形上之 性 与形下之 情 之异质的两层。这当然不是孟子的本意。

朱子绍承伊川之理路,而曰 吾之所论,以爱之理而名仁者也 云云,即是将一精诚恻怛之本心仁体,支解为 心、性、情 ,三者 分域不同 , 各有攸属 。但另一方面, 爱之理 是表示然与所以然之关联; 心之德 是表示心知之静摄的关联; 心统性情 是表示统摄之关联;此便是所谓 脉络之通 ,而非 判然离绝 。这种 分域不同 而又并非 判然离绝 的义理间架,显然不同于孟子言本心之骨干。此合下是实在论之心态、分解对列的思考方式之所凝结,乃是 渐教、他律、重智 之道德系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