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中国人如果不积极进行基础研究,不解决深层的战略问题,一句话,不改变竞底,那么思维不可能达到较深的层次,在人类社会中,也难以改变"治于人"的角色。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对思维深度的一个定性衡量,中国这个十三亿人口、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从来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也公平、公正、公开地印证了这个民族缺少深层次的思维。
同样,中国企业不能产生真正的世界级品牌,也是由于竞底使中国人的思维深度太肤浅。
爱迪生有句话,仿佛是专门送给竞底的中国人的:"人总是逃避艰苦的思索,不下决心艰苦思索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中国人很少从思考中获得乐趣,因为在竞底之下,他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因而他们转向肢体的勤劳。
中国的南方人相对勤劳,他们对西北的贫穷和懒散,有一个评论是西北人"能熬苦,不能吃苦",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忍耐贫困、艰难的生活状态,但却不能咬着牙拼命努力去改善这种生活状态。
其实相对那些竞优的民族,竞底的中国人何尝不是"能熬苦不能吃苦"?当他们遇到较深层次的问题,不是迎头去解决它,而是用较浅层次、直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一个不肯学乘法口诀的小学生,在遇到15个20相加时,他不会用15乘20,而是愚蠢地将15个20逐次相加。这样他虽然回避了乘法这个较深层的问题,但却被无穷无尽的加法累得筋疲力尽。
中国人忙吗?华为研发人员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他们欧美同行的两倍,当然很忙;中国人穷吗?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一直排名在世界一百多位,当然很穷。中国人为何又忙又穷?
中国人的"穷忙"、"勤劳而不富裕"、"能熬苦却不能吃苦"的根本原因,就是竞底。
案例:竞优的难度--铱星悲歌
原创性的发明,能增加人对自然资源的运用能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因此是竞优的一种主要途径。但原创发明的投入很大,难度很高,同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任正非说,华为在创办18年以来,从未有过一项原创性的发明。铱星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原创性发明的这一特点。
铱星的故事,一开始就充满竞优色彩。摩托罗拉的一位工程师准备去加勒比海度假,但他太太担心那么偏远的地方通信有问题,因此浪漫之旅没有成行。富于想象力的工程师由此产生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台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通话的手机,那该有多好?这个伟大的想法得到了摩托罗拉的赞赏,最终促成了铱星网络的诞生。
1991年,铱星公司组建,计划用77颗低轨卫星(后减至66颗)组成移动通信网,以元素周期表排第77位的金属铱来命名这一计划。
这项史无前例的高科技,赢得了众多有识之士的赞赏,甚至精明的比尔·盖茨也产生了投资铱星的念头,铱星公司的股价飙升,接着美国、俄罗斯、中国的火箭分别承担了铱星的发射任务。
依托于强大的美国高科技和资本实力,铱星的竞优按计划全面完成。1998年5月,布星全部完成;11月,铱星的全球通信业务正式开通。
中国两院的数百名院士,一致把铱星手机评选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但是且慢,中国人有一句流行语,通常用于掩饰领导拍脑袋鲁莽决策的失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这句话正好可以用在铱星项目上。
铱星决定上马的1991年,移动通信还不普及,手机卖到天价的三万元;而到了1998年,GSM系统发展极为迅速,绝大多数有购买力的人口稠密地区,都开通了地面GSM系统,与之相比,基于卫星的铱星GSM系统,就显得成本过高,通信费昂贵,通信容量不足,手机丑陋笨重。
眨眼之间,铱星还是那个铱星,却从高科技宠儿变成了市场弃儿。人们不再谈论铱星的辉煌和成功,而忙于发表高见,总结铱星的失败和教训。
2002年,铱星公司破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