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节:三、底线类型(6)

竞底:中国企业之殇 作者:孙力


案例:死于规模底线的日本八佰伴

八佰伴于1930年由农民出身的和田良平(日本电视剧《阿信》的原型)创办,主要出售水果。

1962年,和田一夫从美国学成归来,接下了父母手里的八佰伴。

一夫苦心经营20多年,使八佰伴1986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此时,八佰伴在国内拥有82家店,海外只有12家店,人员6000人。

上市为和田一夫打开了快速"铺摊子"的资源大门,八佰伴开始在海外急剧扩张,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八佰伴在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店,员工近30000人,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

规模急剧扩张后,八佰伴的管理能力被打到底线。在内部管理方面,八佰伴虽然组织机构庞大,但采用家族式经营,决策高度集中于最高竞底者和田一夫,同时没有得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快速扩张使中层经理人才极度缺乏,内部管理混乱,例如八佰伴在香港沙田租用的写字楼,从租用到关门的五六年时间内,有1/3的地方一直空置,无人过问,在租金十分昂贵的香港,这种情况对其他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但家族式管理并不可靠。和田一夫让其弟弟做日本八佰伴的总裁,不仅下面的人向他汇报假账,连他自己的亲弟弟也汇报假账。在经营决策方面,由于扩张太猛,权力又集中于一人之手,和田一夫根本无法对重大决策做出细致、周密的考虑。超市经营的好坏,选址至关重要,但八佰伴在这方面显得很随意率性,如香港马鞍山新市镇只有十几万人口,又缺少流动人口,因此购买力非常有限,但八佰伴不做深入调研,就在此开设大型超市,结果从开业一直亏损到关门。

掉入多元化陷阱。和田一夫早期的成功,使他自我膨胀,盲目自信,除了到处开设分店外,在没有周密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八佰伴同时向房地产、金融业扩张,丝毫不顾自己的能力底线。另外在高速扩张中,和田一夫觉得,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这种方法,不够爽快便利,喜欢直接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结果得罪了长期交往的主力银行。

结果,当危机发生时,曾经担任八佰伴主力银行角色的日本所有大银行,全都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作为一名典型的竞底者,和田一夫同样缺少反省能力,即使在八佰伴破产后,和田一夫还是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由于击穿底线,而引至溃败的结局。他耿耿于怀地对日本媒体絮叨道:

"在八佰伴宣告破产前半年,我赶回日本实施拯救计划,将16家店铺卖给另一家日本大型超市集团大荣公司,得到320亿钱款,但我轻信了别人的话,认为只要将这笔钱还给银行,银行还会贷款给我,但银行收到这320亿后,却没有履行诺言,拒绝贷款,这样八佰伴不得不宣告破产,这是我很大的一个决策错误,如果不把这笔钱立即还给银行的话,也许八佰伴还能够存在下去。我认为银行这样的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经历八佰伴破产的和田一夫还能有这样的宏言,只说明竞底者是极其难认错的。也许正因为和田一夫有如此坚定的近乎盲目的自信,才能开创出八佰伴的巨大事业,也正是由于这种病态的自信,才使八佰伴盛极而衰,堕入覆灭的深渊。

八佰伴这块日本人打造的墓碑,就立在竞底者们快速扩张的道路旁,但他们要么匆匆而过,要么随意对之感慨一番,继续奔走在自己的扩张之路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