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在公司里是名普通的司机,工作性质相对来说很轻松,平常领导不需要车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梁辉却从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擅离岗位。看到其他人经常利用公车,给自己“谋点福利”,梁辉也从不动心。靠着这种踏实,梁辉开车的服务对象也逐渐升级,他开始给副总开车。
这位副总是专家型的管理者,年纪轻轻,因为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梁辉的年龄比副总大很多,但他却从不倚老卖老。他每天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车擦得亮亮的,车内打理得干干净净,准时准点接送副总。
然而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一天,刚拿到驾照不久的副总想过过车瘾,就跟梁辉商量,能不能让自己来开车。
听到副总的要求,梁辉二话没说,就自己坐到副驾驶座,初次驾车上路的副总坐在驾驶室里,手握方向盘,非常得意,可正是由于太得意,梁辉的提醒没能让副总刹住车。一不小心闯了红灯。红灯亮时,车的大半个身子已过停车线,对面的交警示意他们靠边停车,接受处罚。车一停好,梁辉毫不犹豫并且不容分说地赶紧与副总在车内换了位子,替年轻的副总挡下了这件事情。
闯红灯不是什么大事,可梁辉勇敢的行为,却为他赢得了一个命运的转机。不久,这位副总被一家著名的国际公司聘为中方总经理,副总走的时候,一定要把梁辉带过去给他开车。为了提高梁辉的待遇,副总还给梁辉任命了一个办公室副主任的虚衔,享受非常高的薪金待遇。
说起自己的成功,梁辉总是平静地说:“如果说现在能够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子,有了份稳定的工作,那应该得益于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不额外瞎琢磨别人。把自己的位置定好,就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该做的事。”
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只要认定那是你要做的事,就应立刻采取行动,而不必等老板作出交代。
不要以薪水为尺度提供你的劳动。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让我们看看那些找准位置,在职场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的成功人士,他们在没有看到优厚回报时,是否还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
答案是:绝对是!想要三年后攀上成功之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现在立即找准自己的位置,全方位做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回报自然就会尾随而至。
而且,一个人如果能在公司找准自己的位置,不但能够得到回报,还会收获开心。因为不仅是老板,就是同事也会喜欢你、接受你,这样你的发展机会就会更大。毕竟,现在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既能干又忠诚的职员实在是比管理者的数量还要少。“物以稀为贵”,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许,这就是你的机遇!
俞敏洪谈背景:有了成果,你就有了背景
找一个好单位或者一个优秀的科研机构工作,选定一个专业后拼命地去努力,这样一两年下来,你就有了成果。有了成果,你就有了背景。
——俞敏洪
俞敏洪曾经讲过他朋友的一个故事:他有一个朋友,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名中专毕业生,后来他到了一个县政府去工作。工作两年后,因为觉得自己的工作平淡无奇,所以他就背了个破包跑到北京来考高自考,考了三年半才考上了政治学的高自考。
拿到文凭后,又奋斗两年考了两次才考上北大政治学的研究生。三年以后他研究生毕业,后来遇到新东方的老师,新东方鼓励他把托福、GRE考过去,于是他努力地边工作边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了出国最基本的条件,他开始联系国外的大学。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定下一个目标,慢慢地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有了更多自信心,进而就会拥有背景,于是也就有了努力的信心。
这对于职场,同样适用。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唯一有的只是不断地尝试和积累。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职场奋斗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读懂了别人的经验,也就缩短了你积累的过程,使你迸发得更快、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现在工作的成果,就是你三年后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