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错误的说话习惯,东小菲令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东小菲刚进公司不久,就对人非常热情。在和大家的聊天中,她认识了公司的很多同事,甚至发现主管居然是她母亲当年的“得意弟子”。这让东小菲既高兴又兴奋。果然,这位主管对东小菲非常照顾,只要有可以锻炼能力的工作,他都让东小菲进行尝试。有一次,公司对职场新人举办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培训,按常理要公开评选有潜力的新人参加,但主管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东小菲。
从主管办公室出来之后,东小菲很开心地对大家说自己拿到了培训的机会,大家也纷纷对东小菲表示祝贺。东小菲一高兴,居然口无遮拦地说:“这要感谢主管对我的照顾,当年他是我妈妈最喜欢的学生……”
说完这句话,东小菲开始觉得大家的表情变得不自然了,先是显得很吃惊,但马上又堆满了笑容,一看就知道是装的。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大家和她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工作也常常会遇到以前没有过的麻烦,而且她发现有时同事们会在她背后窃窃私语。更要命的是,主管也开始刻意地和她保持距离……
有一次,东小菲在吃饭的时候,听到不远处的同事在闲聊,有一个同事说:“你今早看到东小菲又到主管办公室了吗,看到她我就烦!”“算了吧,她能混多久,你以为主管喜欢她,主管现在也开始烦她了!”
听到她们的谈话,东小菲愣住了。原来,随意说话的习惯在职场上就是一把插向自己胸口的刀子!
职场是一个竞技场,每个人都渴望公平、平等地竞争,同事的反应是人之常情。相反,错的人是东小菲,她缺乏思考的习惯令自己和主管都陷入了困境。试让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情东小菲能低调一点处理,也许更能树立威信,让大家关注到她的能力,而不是关系。
“时间整理术”,让你与众不同
业余时间不仅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的差别,实质上更是影响和决定了人的快乐程度和长度。但愿我们在处理业余时间上,都能成为专家,把它真正变成生活里最大的亮点。
——俞敏洪
俞敏洪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学毕业离校时,有个老师问学生,“毕业第一年每月能读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后来,当老师又问道“那么毕业第十年谁还能一年读一本书”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笑起来了,大家认为一年还不能读一本书是难以想象的事。
然而,后来的事实告诉人们,毕业第一年每月读一本书的学生还不到一半,毕业第十年时,一年读一本书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俞敏洪还举了生活的例子,有的同学辛辛苦苦来新东方上培训班,学习期间在业余时间复习课堂内容的差不多也就一半,等课程结束以后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再重新复习培训内容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
他给我们作了这样的提醒,那就是不会整理时间,自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修理”!俞敏洪还讲到了职场的例子,是新东方的个别老师存在的工作问题:新东方的老师每个礼拜才上几个小时的课,有的老师上完课之后,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吸取营养,也不在家认真学习提高水平,而是到处喝酒、打牌,到处谈恋爱。当一个人把时间沉醉于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会进步,只能堕落下去。相反,俞敏洪认为这些老师如果能够向别的老师学习,使自己成为新东方的最优秀的老师,那么一辈子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保证。
其实,在这里,俞敏洪还向我们强调了平常做事过程中“时间整理术”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合理安排时间,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职场头三年的人来说,很多人都是同样的学历背景,工作于同一家公司,但为何数年之后,有些人能平步青云职位高升,而有些人则始终庸庸碌碌原地踏步?
除却个人的禀赋差异以及机遇不同的因素之外,导致职场人士前途迥异的最大根源就在于时间的利用效率上。如何更好进行时间管理,让有限的工作时间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价值,我们不妨看下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