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高中:是什么让我在失败中崛起(1)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经历了初中毕业之后因为没有书读所带来的对未来未知的恐惧之后,我开始想认真读书了,但是没有哪所高中会要我这样一个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只有260分的差生的。

于是在当年9月份开学之前的那两个月的暑假里,我爸爸几乎每天推着自行车往外跑,因为他要找人“拉关系”。每天晚上很晚了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怔怔地盯着大门口,很希望爸爸回来,但是又害怕爸爸回来。很希望爸爸回来是因为我一个人晚上怕鬼,害怕爸爸回来是因为我已经很多次看见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推开门,然后那被太阳晒得黧黑的脸庞上透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不用他说我也知道,这一次又没找到“关系”。于是,我开始了应该说是生命中第一次良心的反思——因为我的不努力,所以导致我爸爸很累地四处奔波。

最后,不知怎么的,通过镇政府的一个干部,我爸联系到了一所高中(县重点都不是的高中,不过我并不在意,因为我那时候不知道高中可以分为重点与不重点),所以我很兴奋。

第一次出远门——去县城的高中读书。在马路边拦了一辆过路中巴车,和爸爸扛着麻布袋(那时候我们家没有拖着的行李箱,都是用装米用的麻布袋装东西)和一袋米(那时候住校都是自己带米的),挤上了中巴车。中巴车上的人很多,以致于我只能将米袋放在门口,而我也被挤得坐在门口的米袋上,蜷缩成一团。当时的感觉,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人生有些片段你会记得很久很久),我就像一只哈巴狗一样缩在那里,没人注意到我,而且没有一点光荣读书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受伤地充满了奋斗的欲望。

后来到了学校,我爸爸帮我去找报到处了(因为已经错过了开学期,所以报到处很难找到),我一个人站在教室外面,等待老师来安排座位。那时候已经开学一个月,教室里坐满了认真听课的学生,传出了老师清晰的教课的声音。第一次,我感觉到,听课是多么的美好,上课是多么的享受——因为我那时还只是这个学校的一个局外人,没有注册学籍,没人给我安排座位,没人叫我进去听课,没人注意到我还站在烈日下守着我的麻袋,我那时还只是一个交了五千元巨款的旁听生(这是没考上学校的学生交的选校费,我觉得五千元是巨款是根据当时家庭情况来看的,五千元确实是巨款,因为一个学期的学费才六百多元,那时猪肉的价格才两块多钱一斤)。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爸爸回来找到我,说已经找到报名处了,要我和他一起去报名。在报了名之后,一个老师带着我和我爸爸,一起去安排寝室。我记得那个白白胖胖的老师撅着个大屁股潇洒地走在我们前面带路,我爸爸扛着一两个大麻袋汗流浃背地跟在他后面,而我又背着书包跟在我爸爸的后面。我很清晰地记得这一幕,它让我知道,原来人的生活状态是很有差距的(小时候没见过世面,在来县城读高中之前,觉得村里村外人都一个样,所以不会受到类似的刺激)。然后我又产生了像小狗一样跟在别人后面的刺痛的感觉,因为我看见我爸爸佝偻着背,扛着东西气喘吁吁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多年之后我都记得前面那个肥胖的背影和后面这个黑瘦的身材之间的强烈反差)。

终于搞定了寝室,放下了行李。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爸爸请了一拨人在校门口的一间饭馆吃饭。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下馆子,所以印象也比较深刻。吃饭的包括那个帮忙拉关系的镇政府干部,包括班主任,还包括其他几个类似领导的老师,当然还有我和我爸爸。我已经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话,但我记得他们吃完之后,酒足饭饱地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剔着牙齿,一边斜着脑袋跟我爸爸“交代”着一些与教育我有关的话。而我爸爸则身子前倾,搓着双手,满面堆着讨好的笑容,说着“请严加教育”之类的话。那又是一次严重伤害我自尊心的饭局,因为我看见了很多个白白胖胖身材,以及这些身材和我爸爸那又黑又瘦的身材的对比,以及我看到了原本老实巴交不善于应酬的爸爸满脸堆着不自在的笑容在小心翼翼地附和着那帮“恩人”,我能深深地感觉到我爸爸的自卑与不自在(很多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很早就已经习惯了所有的一切,所以他们失去了一切有冲击力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