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大学:我在失败中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1)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在读高中的时候,原本以为只要过了高中,就脱离了苦海,前途一定会无限光明。等到了大学才发现,除了新生军训时懵着脑袋“激情”了一阵子以外,整个大学都是我人生最灰色的部分,世界上最坏的几个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我的大学——迷茫、孤独、压抑,以致于很多年之后,我都在假想:就算有人每天给我一万元,我也不会重过大学生活。

如果说高中的拼命补救了学习成绩上的失败,那么大学的折磨则补救了我性格上的失败和见识上的失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自有它的道理。我从大一开始,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才将我那内向、自卑、胆小的性格转变过来,那种感觉,有如春蚕脱茧、凤凰涅槃、刮骨疗伤一般的痛苦。

刚进大学,本着“积极入世”的精神,去竞选班长。站到讲台上的时候,发现原本准备好的竞选词忘得一干二净,站在台上心跳加快大汗淋漓,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讲了两句就摔下了台(在那么多人面前一紧张,这腿就不知道怎么动,所以下台时绊了一跤)。后面念选票的时候才发现,我的是零票。当时我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后来班长肯定没竞选上,我就退而求其次,去竞选寝室长,当寝室长是不需要投票的,就是整个寝室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谁当寝室长,当大家在互相谦让的时候,我毛遂自荐,“我来当寝室长吧”,结果寝室一彪悍哥儿们哈哈大笑,说:“你不行,太猥琐了。”这是我读大学半个月以来在自信上遭受的第二次毁灭性打击。

接下来,我不仅没有当上干部,而且因为没有才艺,在每次活动及班会上都只能当观众,但因为我不太喜欢张牙舞爪大呼小叫(就是喝彩、尖叫和拍椅子、敲桌子造气氛的意思,当时我称之为“张牙舞爪大呼小叫”),所以我连观众也当不好,所以经常性地觉得压抑,总觉得自己没法融入这个氛围,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人”。于是慢慢地,我班会也不参加了。但很明显,我心里是很渴望改变的。所以每次班会,我都会先拒绝参加,然后再躲在门外,用手把门推开一点点,从门缝里看他们是怎么happy的,并且会在他们发现我之前的第一时间“逃离现场”。很多年之后我都无法想象,一个男生可以内向、自卑到这种地步。

因为总觉得跟别人没话说,所以经常性地出现这种情况——在上下课的路上,其他同学都是三个一拨、五个一群地走着,只有我一个人自成一组,真的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不仅如此,我还表现出很强的精神洁癖,那就是当我每次很晚自习回来时,就看不惯那帮“我早上出去时睡在寝室,我晚上回来时宅在寝室”的“糜烂鬼”(我当时对这类人的私下称呼)。很明显,那帮“糜烂鬼”也看不惯我,他们总是用很怪异的眼神看着我,感觉我像从火星来的。

慢慢地,我变得自己都开始讨厌起自己来,每天都在不断地写日志“反省”,发誓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写五篇心情日志。但日志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我一定要改变,改变——然后是连续五个笔画刚毅的惊叹号。

我就是在这种性格的基础上开始痛苦的蜕变的。当然现在我在演讲中讲到性格专题时,很多同学并不关心我的“痛苦”,他们最关心的是在这种状态下,我怎么没有被“废掉”或者“变态”,因为他们知道有一个状态跟我差不多的人是已经被“废了”的,那个人就是马加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