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没学英语怕上西天,学了英语命丧黄泉(2)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我惋惜的是,她未必会明白我的意思:在你没有机会经常使用这些单词进行交流的情况下,这些单词被经常性地遗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想不忘记这些单词而经常去背背,那又是非常愚蠢的。因为你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上。这种感觉,就相当于你在繁华地段有一个储物间,如果将它租出去你一年可以收到租金5万元,但关键是现在里面有一些你曾经用过的、没烂的、下次似乎还有用的杂物。那么,你是愿意抛空杂物去收取租金,还是小心地一次次擦拭这些杂物上的灰尘以备再用?一般人都会毫不含糊地选择抛空杂物以收取租金。但事实却未必如此,我见过一些很“艰苦朴素”的居民,他们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保留了简朴的作风,他们储物间里堆放着大量的旧板凳、废螺丝等,但他们不会把它丢掉。他们只有一个信念,这些东西也许还有用,所以要保留着。

当然,你可以从道德的角度来表扬这些居民的简朴。但是从效益的角度,这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那么,你的那些“现在看似有用、以后可能有用”的让你念念不忘的旧单词呢?你没发现它占据着你本来就不算大的脑空间和你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吗?

(3)别幼稚地告诉我“你学英语只是为了满足跟老外说话的快感”

经常有人很“大气”地告诉我,说他学英语,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我听了觉得可笑,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你不学英语,就没法了解西方文化了吗?我不否认会英语可以更直观地阅读西方原著和浏览英文报刊,但是对于一个非职业工作者,了解西方文化比你生存吃饭更重要吗?

还有人告诉我,说她上次和老外聊天了,她很喜欢用英语和老外聊天的感觉,于是她决定要努力学英语了。我听了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很傻很天真。原因跟上面一样,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毕业连找工作都成问题,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谈什么跟老外交流获得快感呢?如果你出去和老外聊天很有快感,但回家发现没米下锅,还会有快感吗?

有人跟我说,她要好好学英语,方便以后去英语国家旅游。我听了更觉得有意思:说得现实一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去西方旅游的关键因素,不是你会不会英语,而是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钱(当然如果你打算像唐僧一样裸游,另当别论)。所以,如果没有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也许你永远去不了英语国家旅游。

(4)别把英语当救命草

我在中联重科工作的时候,一个30多岁的司机问我怎么学好英语。我觉得很纳闷,你是做司机的,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学英语了?他告诉我,他想换工作,因为年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也大了,司机工作收入明显不够了。

于是我问他:“你想用英语找什么工作?”他说不知道。

我再问他:“你当年学过的英语是不是忘记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拾起来,并且将其练到‘能找到工作’的状态,是不是需要很久的时间?”他说是。

我说:“现在很多学英语的大学生也没找到像样的工作,您这么老胳膊老腿的,怎么去和他们竞争?”他说不知道。

我说:“那你没必要学英语。至少要先瞄准了什么工作,再决定要不要学英语。”

无独有偶,中联重科宣传部的小莉,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找到我,问“怎么学好英语”。我又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要学英语,结果她说她想另外找一份工作。我顿时无语。

我很奇怪这些人的逻辑,为什么要把英语当救命草呢?为什么觉得学了英语就能找到好工作呢?中国那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哪个没学过英语,他们又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呢?还有几乎每所大学都有的英语专业学生,他们又找到了什么像样的工作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