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写给“平二代”的话(5)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避免颓废的第三点是选择好自己的参照物。其实人都是喜欢比较的动物,比较大学,比较长相,比较伴侣,比较工作,比较家庭装修等等。选择的比较对象(参照物)过低,你就容易堕落;选择的参照物过高,你也容易产生挫败感。现在大学生的颓废问题,更多是参照物过低引起的,他们总是跟寝室的人看齐,跟班上的人比较,所以没什么出息。我一直没有堕落,是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就一直以世界最顶尖的企业家为榜样,比如李嘉诚、李彦宏、马云、牛根生、张瑞敏等,所以我每天都充满了动力。毛泽东的参照物也很高,通过他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不同的角度,你可以说他狂,也可以说他有志向,但我更愿意说他参照物定得好,所以整个人格局就不一样。

——永远不要依赖

很多“平二代”依然有着很迂腐的观念,他们总以为考上大学就进入天堂了,以为拿到毕业证书就是拿到前途和事业的通行证了。其实就算你没有毕业,也应该清楚地知道,那张文凭除了证明你在大学待了四年,什么都证明不了。不然用人单位干脆就看文凭招人得了,干吗要搞什么面试,面试之后还要搞什么试用期呢?多麻烦啊。

所以我经常说,不要寄希望于大学,大学是你的母校,但不是你的爹娘,你没饭吃的时候,它不会给你发钱的;你找不到工作想窝在寝室的时候,它不会让你暂居的,你的母校只会把一张封条贴在寝室门上,勒令你三天之内搬出去。

你也不要寄希望于你的老师,老师会教给你知识,但他不能保证这些知识你都能用得上,更加不能保证你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很多时候,老师都自身难保,怎么来保你呢?

所以,对于一个“平二代”来说,你不能寄希望于大学,不能寄希望于老师,不能寄希望于文凭,更加不能寄希望于你的父母,你唯一能寄希望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能对你的未来负责。

——不要沉溺于你的爱情

我发现很多大学生一谈恋爱就成双成对、黏黏糊糊,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不可否认有因恋爱而互相促进的,但更多的是因恋爱而共同颓废——花更多的时间来游玩,花更多的时间来制造浪漫,花更多的时间来吵架,花更多的金钱来煲电话粥,或者生活在两人世界里,与其他圈子绝缘。

一个“平二代”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恋爱,而不是用来增长能力,那就基本完蛋了。说句很实在的话,大学里的爱情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只要还是个人,彼此看着还顺眼,双方就可以纯洁地爱,赤裸地爱,死去活来地爱。但是你发现没有,大部分大学里的爱情都是在背着父母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一旦接触父母,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双方父母那现实眼光的严格审判,而这个现实眼光,很多时候就是在评价你的能力、前途、家庭、品格,甚至长相等等,这时候很多恋情就“见光死”了。大学恋爱成功率不高,除了父母等“外在”因素的干扰之外,很多时候爱情本身也会出问题,比如双方开始并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寂寞才在一起,随着寂寞的解除爱也不在了(这种现象经常存在);比如随着对方情感的成熟,他慢慢发现你并不是他想要的伴侣,从而一拍两散;也许她不愿意跟着一个没房住、没饭吃、没工作、没魄力、没一点安全感的人过日子,从而旁逸斜出;也许他在寂寞中遇到了一个更优秀、更合适的人,从而红杏出墙……总之,当爱情戴上现实的镣铐的时候,当少男少女的花季雨季逝去的时候,一切就没那么美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