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风雨彩虹(5)

高中毕业就上世界名校 作者:俞敏洪


申请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把申请助学金的表格发到各个学校去。没有花几天的时间,一切就都完成了,于是我开始想,后面这3个月的等待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

在申请过程中,我有一个发现,就是确定了自己是在为了光明和真理而努力地奋斗,但是就像老师曾经对我的作文的建议一样,我所说的都存在于哲学的理论上,并不存在于实际生活之中。于是,我在想,也许这3个月的时间,可以让自己好好实践一下,走进社会,在社会中寻找机会更好地体会光明与真理的含义。

在料理好家里的事后,我毅然决定重返新加坡,在新加坡找一份工作赚点钱,把这几个月来花费的申请费赚回来一些,同时在原先的宿舍做一名助教,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我的学弟学妹和老师们。我觉得,这是一种实现光明与真理的方式,耶鲁可以给予人知识,但是人应该用这些知识去帮助这个世界,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耶鲁学生,首先就是要想到的去分享、去奉献。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挫折,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绕开它们,但是我们能选择面对他们的方式以及以后的做人态度。就像申请一样,虽然它结束了,虽然它教会了我们寻找到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学到道理,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弥补自己的缺点,将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回报社会。

2010年3月第一封拒信

转眼间,已经到了3月了,自己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待了一个多月,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待人处事的方法和社会的道理。3月份,同样也意味着,录取结果就要陆续的发放出来了。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早上起床来,打开自己的邮箱,发现有一封是来自于Oberlincollege(欧柏林学院)的邮件。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发现邮件已经被自己打开,而在扫了一眼邮件中的内容后,我意识到,嗯,自己被拒绝了。刚开始的几分钟,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后来醒悟过来才开始觉得有点难受。这是我的第一封拒信,后面的学校会怎么样呢?

我清楚自己的处境,在这个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美国的大学很难提供大额的奖学金给我们这样的穷孩子上大学,而在很多申请者都不需要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时候,自己能够被录取的概率实在是很低。但是,我始终抱有一丝希望,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

可是,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我们的幻想总是被冰冷的现实浇灭。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会在邮箱中发现一封来自于自己申请的大学的邮件,打开一看,都是拒绝的消息。每天早上原本兴奋的我,就被这一封封的拒信打击。我总共申请了12所大学,而这12所大学的希望在一个接一个地破灭。那些天,我很消沉,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付出会得到如此的回报?自己努力了四年多的结果真的就像其他人说的一样,没有用吗?难道就没有一个大学喜欢我的文书、喜欢我这个人吗?我想,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喜欢的学校发来的拒信的时候都会有如此的感叹,难道是因为我们之间没有缘分?也许是吧。

周围的同学也都基本上如此,因为我们申请了大额奖学金,所以不得不面临最后可能的“全拒得”。每天早上查完邮箱后,就会发现人人网上很多人在叹息,我们是无奈的,别无选择的,能做的就是在得到消息后几个朋友一起坐下来聊聊天,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