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而》中的行政精神(9)

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作者:冀名峰


这三句话也可以作为行政者每天检讨自己言行的标准。

“为人谋而不忠乎”,每天所说所做,是否尽到了责任,是否对得起上级和同事的信任,是否对得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否对得起自己所领取的薪水,是否对得起自己工作所带来的社会荣誉。若一个人谋事不忠,不尽心,敷衍塞责,意气用事,上级和同事就不会放心把一摊事业托付给他。取得上级和同事的信任,做事负责、尽心是重要条件。有的人抱怨“领导不信任”,就应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得不到信任。得不到上级和同事的信住有多方面的原因,“为人谋而不忠乎”

做得不好便是其中之一。为人谋要忠,不应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应长期坚持,使之成为人格的品牌,这样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当然,“尽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件事,不尽心可能只需要一小时工作量,尽心可能需要付出几天的工作量。从长期来看,“为人谋而不忠乎”做得好,自己最终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恰恰是自己使事业受益、上级受益、同事受益。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强调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真心实意。这句话重要不重要?也要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喜欢与不讲诚信、不真心实意的人交往吗?显然不喜欢。所以必须坚持诚信,这是人格的品牌。获得一个人的信任太难了,需要很多年,经过很多事。但是摧毁对一个人的信任,太容易了,一件事,一句话,做了谎,信任一下子就跨了,也就几秒钟的事。世事很复杂,世人也很复杂。一辈子不说一句谎,不失信于一个人,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当我们准备失信于人的时候,就要认真想想“值不值、该不该”。选择失信还是不失信,“义之与比”[4.10],用“义”字去衡量。当不失信一个人的时候,就得失信一群人,而这群人就是核心价值所在;当不失信一个人的耐候,就得失信于所忠于的事业,而这个事业也是核心价值所在。这时候就应讲“大义”,而置“小信”于不顾,所谓“君子贞而不谅”[15.37],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19.11]。因为信任之来之不易,因为信任之可贵,在核心利益关系范围内,决不失信于人,是应终身奉行的原则,甚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什么叫核心利益关系范围?就是事业上志同道合者中,对推进事业发展关系极为重要的核心人士(包括领导和同事);对事业上志同道合者,对同生共死、诚心帮助自己的人,讲真话,做实事,这是正确的选择。

讲真话,并不是什么都讲,组织上规定不该讲的,就不能讲,可以明确告之纪律不容许讲。因为讲了,虽然不失信于朋友,但却失信于领导和组织。做实事,也不是什么都做。不可办的,可以告诉朋友不可办。真心实意,就包括真心实意地告诉朋友自己做不到,自己原先承诺的事情实现不了。

“传不习乎”很重要,这是加强自身行政修养的重要途径。行政能力如何?行政’专业不专业?靠上级带,靠同事帮,靠自己悟。上级教的一些重要行政原则,要烂熟于胸,变成自己处理行政事务的条件反射,事情一来,不用想,脑子就能自动适应某一条行政原则。我即将走出校门之时,导师数我两句话:“工作中一不顶牛,二要勤奋。”我就天天念叨这两句话,在工作中与人谈话,接受任务,分配任务,我总是在想:我这样说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不顶牛”的原则?是不是不  够勤奋?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工作的最初几年,就是因为这两句话我才没有摔什么跟头。在我工作两三年后,又有一位领导教我三句话,说应该“做好研究,搞好协调,交好朋友”。当时我的单位是政策研究性质的,所以研究很重要。我的岗位有大量的协调工作要做,所以协调很重要。

为了使这三句话成为我日常工作的指导方针,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用毛笔反复写这三句话,以深化体会。有人请我吃饭,按照我原来的认识,这属于浪费时间,我是不会去的。但是有了“交好朋友”这个指导方针,人家有邀约,我就想,这件事属于交好朋友范畴,我得为此拨出时间;同时,既然是为了交朋友而去,我就应表现得让对方高兴。有个人到我办公室,反复说一些小事,按照我原来的认识,这点事反复说,浪费时间。但是有了“搞好协调”这个方针,我就想,这些小事虽然不值得听,但我通过听可以协调这个人,所以我就耐心听,耐心解释。我的老师、我的领导对我说的这些话最后都变成了我工作的指导原则,对我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传不习乎”很重要。什么是“传”?在行政工作中,“传”是需要我们平时细心留意的。进人工作之后,想让别人摆出架势教,恐怕人家也不愿意。凡是愿意教的人,不论对与错.我们都应抱着感恩的心,感谓十人家,认真对待人家的意见,做个有心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