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害怕,猝死的真凶(2)

第一现场 作者:李东野


如果病理学检查中,出现了这些症状,也就提示我们,死者生前曾经是个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从而可以帮助法医们找到真正的死因。

科学验证

从车开撞树者死亡事件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嫌疑犯在被突审时,容易猝死了。因为道理很简单,在警方审问他们的时候,由于害怕、惊恐、紧张,发生心源性猝死,也是不难理解的。

对于心源性猝死,据调查,也属猝死原因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从发病到死亡是在1小时以内,并且是突发性死亡的。

在中国,我们通常认为猝死是从发病到死亡,是在24小时内死亡的。

猝死是由人体潜在的各种疾病,或者各个重要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其中以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猝死最为常见,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更是高居猝死原因首位。

猝死的发生一般具有突然性、意外性和急骤性。多数受害者平素看起来年富力强、外表看似健康,在猝死发生前也没有任何的预兆,或者仅仅只有轻微的不适感,所以未能引起自己和家人足够的重视。

在猝死发生时,从症状出现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也是相当短暂的,可以是倒地而亡,更有一部分是在睡眠中死亡的。

猝死的发生由于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为了得出真正的死亡原因,就需要法医出面进行尸体检验,并明确其真正的死亡原因。

同时,在猝死的案件中,法医们还可以观察到:尸斑显著、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球睑结膜可见出血点、内脏器官被膜下的塔雕氏斑(Tardieu'sspot)等等。

然而,这些改变并不是特异性的,因为很多窒息、中毒的尸体也有这种改变。因此,单从尸表检查和尸体解剖是很难判断死亡原因的,必须要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才可以得出最终结论。

所以对于法医病理学来说,是解剖刀和显微镜武装起来的科学。他们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最真实的答案。

知道了害怕、恐惧也可以引发猝死,一些有着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被当做犯罪嫌疑人时,如果能早点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警方,说不定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