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烂泥。
刘征现在有种感觉,文学真像个菜园子,里面种出的不只是番茄、西蓝花,更有烂萝卜、坏土豆。那些掌管园子的人,也不全是心里装着空气和阳光的农夫。
刘征恨自己的单纯、无知,好歹也在世上走了三十年,咋就从没想过眼里会钻进尘埃、污垢?罢了,他对文学的信心是没了,至少,动摇这个词,现在很强烈。他甚至怀疑,自己选择这条道,是不是真就如妻子骂的那样,是脑子进了水?
刘征昏昏沉沉,在文学院借给他的那间小储藏室里度过了几天,雨过天晴,重新走出来时,整个人像是蜕了一层皮。刚到大门口,就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刘莹?"刘征喊了一声,果然是刘莹。
"你怎么在这儿?"刘征喜出望外。
"我来找你,他们都说你回了白银。"刘莹也是一片惊喜,她告诉刘征,这两天她天天等在门口,她不信刘征会回到白银去。
"怎么不信?"刘征问。
"你回白银干啥去呀,那儿全是伤心。"
说了几句话,刘征让刘莹到他住的地方去,刘莹想了想:"还是到我那儿去吧,你那儿又湿又潮,去了心情更不好。"
刘莹现在住在外滩,不是上海那个外滩,是黄河桥往北去的那一块,省城人叫做外滩。这儿原是郊区,种菜为主,这些年省城发展快,这儿开发得差不多了,这个区那个区的,看上去很是红火。刘莹她们住的这一块,是桥头离开发区中间的一块洼地,因为黄河的缘故,这块地一直被保护着,没让那些新技术区吞没掉。可所谓的保护,就是郊区农民拿工地上捡来的破砖烂瓦还有断裂的楼板盖起一间间简易棚,租给打工者住,外面用铁丝网拦着,四周都是养鱼的池塘。
还没到跟前,一股刺鼻的腥味就扑面而来,刘征笑着道:"你这儿也比我那边好不到哪儿去。"刘莹狡辩:"当然要好,至少我这儿有阳光,还有新鲜空气。"
"一定还有蚊子吧。"刘征说着,果真就看见刘莹脸上被蚊子咬的伤。
刘征跟刘莹是在乐文那儿认识的,乐文跟刘莹热乎的时候,常常拉刘征去吃饭,给他们充当电灯泡。刘征这人别的方面守旧,男女方面却有着看不出的前卫。当然,他推崇真爱,尤其推崇可遇不可求的红尘知己。这可能跟他的婚姻有关,也可能是文人的通病,一谈起爱来便云里雾里,把这个字说得跟水晶一样。
两人同姓刘,又都两个字,刘莹便一直唤刘征叫哥。刘征也乐意有这么个妹妹,认识不久便煞有介事地担当起保护者的角色,有时唤她妹,有时唤她莹子。每每刘莹在乐文那儿受了委屈,他便陪着她在黄河边伤心。乐文跟刘莹彻底闹翻后,他这样安慰刘莹:"算了妹妹,那个人我一开始便说过,靠不住,他是拿爱情当茶喝的人,一开始新鲜沁心,喝得赞不绝口,久了,便又想到另一种茶。"
"可我是人,不是茶。"刘莹恨恨的。
"正因为你不是茶,你们才久不了。"
"谁说要跟他久了?"刘莹跺着脚,突然地就把气撒他身上。
黄河在他们面前滚滚流过,一对对情人相偎在岸边,空气里满是这个年代特有的情欲味儿,可这两个人,却被情伤着。
刘莹现在在一家晚报广告部跑业务,以前那家商报待遇不错,广告部主任也不想让她走,刘莹嫌这工作是乐文找的,一天也不多留。人是跳了槽,客户和业务还是原来乐文介绍的那些,即便拓展新业务,乐文的旗号还是照打不误。房间布置得一尘不染,几平米的屋子,收拾得却井井有条。跟刘征那儿一比,女人的优势就显了出来。刘征见她有了电脑,惊讶地说:"你都鸟枪换炮了?"刘莹说:"小意思,二手货。"刘征说:"我现在连三手货都用不起。"说完,心情无端地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