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

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作者:张笑恒


三十岁之前,我们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一个前瞻性的眼光。你要在比别人早领悟到二三年甚至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的发展变化,并且先知先觉,这样才能抢先一步占得先机。当然,这靠的不仅是一点点的推测,还有正确的判断。

人们常说:“走一步看十步。”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战役,尤其是对于即将三十而立的人来说,前瞻性的眼光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它是一种战略眼光,在人生这场战役打响之前,如果你没有制定好一个战略,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证明,只有那些拥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能成为握有真理的少数人,才能成为发掘趋势性行业的先驱。

不可否认,面对变换的未来,没有人能够准确把握,但我们要记住,凡是把握住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不能说是洞察一切,对未来敏锐的感觉和预见就已经可以一步把你带入成功。

当年北京阜成门外的万通市场由于定位不准,开业不久就歇业了。经过重新定位以后,万通改成了批发市场,但在刚开始的时候依旧无人问津。这时候,有一位名叫陈海珍的女子看中了这块交通十分便利、当下正在歇业的万通市场。

陈海珍当时刚刚从单位离职出来,手里并没有多少钱,但她认为,交通如此便利的阜成门有这么大的市场,肯定会有很大的升值潜力,一定能够让自己大显身手。而恰逢此时,万通市场原先的摊主正在以极低的价位甩摊,到处贴着招租、转让的字眼。

尽管陈海珍并没有做过什么大生意,但是她下定了决心,回老家以高利贷的形式借了二十几万块钱,迅速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十几个位置非常好的摊位。此时卖给她摊位的那些人还幸灾乐祸,心里想:“连我们都不要的摊位,你还敢花钱买下,真是个傻丫头。”

面对旁人的不解,陈海珍一声不吭,她在用高利贷借来的钱通吃了十几个摊位后,马上进行了业态调整和规划。她知道,现在是最苦最困难的时候,只要能够坚持住,那么就一定能够获得胜利。眼光是需要经过时间证明和耐力考验的,是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

不久以后,形势正如她所料,发生了变化。万通在改成批发市场以后,生意开始变得出奇的好,原来那些没人要的摊位一下子又成了抢手货,等再来一批商户时,摊位早已被抢购一空了。由于有超前的眼光,陈海珍早已把十几个摊位装修布置完毕。因为这些摊位占据着位置优势,升值很快,许多人都争着来和她谈判,请求租赁这些摊位。

陈海珍最后除了留下四个摊位自己经营外,其他十来个摊位早已租赁出去。每年仅靠摊位租金的上涨,她就可以稳收一大笔租金。而且她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大。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陈海珍说,当时借的二十几万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而且还付高利息,她是冒了风险的。她还说,她的成功除了胆大外,还要有眼光,再加上有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有些人的眼光能看到前面两、三步,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就变成了鼠目寸光了。

有谁能预知到十几年前一个无人问津、急于出手的摊位如今已升值到几百万元?有谁能预知到摊位的租金年年看涨呢?所以说,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的眼光,如果你只看到了眼前那一点利益的得失,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成就。

人生有小成功,也有大成功。如果你只想一辈子生活得比较好,努力真的很重要,但是你要做大事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具备一种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能在别人看来平常或不习惯的东西上看到价值的所在。生活中,很多有着前瞻性眼光的人,他们看问题不是只看眼前,他们能运筹帷幄,看得更远;而那些没有前瞻性目光的人做事情,总是喜欢跟着潮流跑。当大家一窝蜂“下海”的时候他就去“下海”,当大家一窝蜂炒股的时候他就去炒股,到头来的结果是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

因此,30岁之前,如果不具备一个做事的前瞻性眼光,那么即使机遇就在身边,也会与他失之交臂。而具备前瞻性眼光的人,不仅能够看到机会,而且善于把握机会。一个人真正的“富有”不在于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在于你的脑袋里有多少“想法”。如果你能够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目光,那么在人生这场战役中你必将大获全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