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容人的词面上,“城府”似乎是个贬义词。当我们在说到某个人的“城府很深”时,大家心中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是“可怕”,那待人处世的心机,令人难以揣测的用心让人感觉与这种人打交道,稍有不慎便会有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危险。
事实上,凡事都有两面性,正如一位哲人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也就是说,你即便真有两下子,也不要太出风头,要藏而不露,深有城府,适当时机才能一发制胜。对于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来说,他们从来不轻易让别人看出自己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对于即将30岁的人来说,要懂得让自己有点“城府”。
郑刚在一家知名外企做事。有一次,他的项目经理让他给单位做一个策划案子,虽然说是让郑刚一个人做,但整个策划过程还是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完成的。但是,当策划案交到单位该项目主管领导那里,领导不仅不满意,还把他狠批了一顿。
郑刚不服气,在领导面前说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基本上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的想法,就这么差劲的东西还能叫策划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你这个项目经理是不是不想干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他又被项目经理狠批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点“城府”,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如果一个人做事毫无顾忌,言语锋芒毕露,便会得罪人,那么被得罪了的人自然会对他心怀不满,甚至成为他的破坏者。当他的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坏者的时候,其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扬名立身的目的?杨修、祢衡,哪个又不是因锋芒毕露而早逝呢?
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在这里我们埋藏了许多心事,这些都是我们的秘密,只可留给自己,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口,只能关起“城府”的门自己欣赏。否则,一旦说了出去,很可能就会成为别人要挟我们的把柄。到最后,追悔莫及。
做人,必须要让自己有点“城府”,只有那些不轻易让别人看出他有多大智慧和勇气的人,才会赢得多人的尊重。口无遮拦,心里藏不住事的人,最终的下场往往不会太好。特别是在生气愤怒的时候,就更要闭紧自己的嘴巴,“祸从口出”这句话始终值得我们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