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瑶沟村的一轮日头(十六)

阎连科文集:情感狱 作者:阎连科


连科儿:

你今年已经整整十六了,所以,爹娘托人把信写给你,而不写给你二姐。洛阳的医院到底是大医院,你大姐来了九天,病就查清了:是腰脊骨增生。医生说,要把腰脊骨锯开,把多长的骨头用刀刮掉。手术是大手术,还要转院到省会郑州去。爹和娘商量了一天一夜,决定家里日子不过、卖房卖地也要治你大姐的病。你见信后,就去四中把书拿回来,不要再念书了。你没有念书的命。让你二姐领着你去找舅,再找那包工队长借五百块钱后,就跟着包工队长来洛阳拉架子车,到火车站装火车、卸火车,当搬运小工吧!听说搬运工很累,可能挣大钱……

连科儿,见信速办,五天内把钱给爹送来,越快越好。

爹娘于初六吉日

卖棺材后的十天,是我一生学业的最后十天。第十天是星期六,一放学姐就给了我这封信,说是爹从洛阳托人捎回的。说爹还讲,我过了十六就往十七上走,又是男娃儿,该替家里背些负担啦。

照说,我不该感到这信来得很突然。因为姐的病一拖再拖,过去了九年,自然小病也拖成大病,二百五十块钱如何能治了姐的病?可我看了信,却半晌没说话,还是感到信来得太突然。仿佛二姐给我的不是信,而是一张绝命书,其实,也真是我的绝命书——五百块钱,卖棺材也得两口。我不退学去哪弄这五百块?不消说,这次是真的不能读书了。我感到心里很茫然,很零乱。我说二姐,没别的办法了?二姐看着我说,小弟,有一丝法儿爹娘也不忍让你退学呀!至此,二姐的话使我最终明白:我的学生时代到底结束了,我再也不会是一个学生娃儿了。我清楚,等我的不是平坦的路途。我将以我刚过十六周岁的身材,去拉一辆笨重的架子车……捏着那信,我坐院里石桌上。姐说吃饭吧弟。我说不饿。姐坐在我身边,说想开些弟,这就是命。庄稼人就是这个命,好命哪能落到咱们头上呢?我不说话,开始感到了胸里有一团一团闷气。姐说不吃饭你去睡吧弟,睡一觉你就想开了……

那一夜,我独自在床上咬着枕头哭,泪像房檐雨一样流。哭的时候,我啥儿也没想。没想大姐的病,也没想我读书,也没想雯淑……我就想着哭,哭。我哭得好痛快!流泪时,我觉得浑身又轻松、又舒适,就像一个人在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上走。走呀走,累极了,到实在走不动时就突然坐在了一张椅子上,浑身的各条筋骨关节都瘫软了……

不知我是啥儿时间不哭的,也不知是啥儿时间睡着的。来日醒后,我推开屋门,白光哗一下就扑在我脸上。揉揉眼,看见二姐正在给我洗衣裳,她那瘦小的肩膀起起伏伏,又快捷,又利索,就像一个做了人妻的中年媳妇那样儿。我心里震了一下:姐才十七周岁!想到姐才十七周岁,我就忽然觉得心里隐隐地怕。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能挑担子的男子汉,只是一个能读好书的男娃儿。我盯着二姐大半晌,末了终于张嘴道:

“二姐,我还是想读书……”

二姐迟缓地抬起头:“小弟,认命吧……你要多想想大姐这辈子……挣够了钱你还能接着读,可误了姐,就误了她一辈子。”

我不再说啥。我认了……

粗粗糙糙吃了饭,就和姐一道找了舅,又去找了包工队长。包工队长捏着我的肩膀晃晃我,问我能拉动车子吗?我说能,包工队长就答应几天后到洛阳预支给我家五百块钱。

从舅家回来,已是天黑。邻居三奶说雯淑一天来找我五趟,老见不到面,就呆呆在门口站站走掉了。二姐问我有啥儿事,我说不知道。姐就让我去雯淑家看一下,结果雯淑她爸说雯淑和她妈一道进城了。来天一早,在镇十字路口,也没见到雯淑,我就独自步行去了学校。

我去学校辞学取书。

同学和老师们都出来送我,一大群人。可那人群中没有雯淑。老师们和我告别时说:“去干半年回来接着读,学校还要你。”我向老师们默默点点头。同学们都说:“不读就不读吧!书本里也没啥东西好学,再说迟早咱们农民都是出力种地……”我也向同学们默默地点点头。

夹着书本回家,我没有走公路,而是翻耙耧山踏着土道回去的。将入正夏,山坡下的小麦长势还算不错,碧青碧青,一浪推着一浪。坡上的黄土,在日头下发光,挥发着湿热的土腥气。日头在天上照得很烈。身后的远处,从一条小道上,传来了一声粗犷的牛叫:“哞——”声如三四月突然从远天滚来的旱天雷,把整个天地都震得微微发颤。我回头望去,一条黄牛,正在土道途上被一杆鞭子赶着走来。黄牛每走几步,就要仰头对天“哞哞”叫一声。我站在路边,眼看着黄牛从我身边摇晃过去,踢起的黄土扬在我的脸上,“哞——”叫声响在我的耳里。我站着不动,一直看着黄牛走了很远很远,鞭子化在天空里,黄牛化在黄土里。我一直在那站着不动,夹着我的高中课本和作业,背倚着耙耧山的黄土坡,眼盯着碧绿的庄稼地……

回到家,已经午时。几里路,我走了一晌。

队长在我家坐着。我一进门,他就风火地站起来:“娃子,三叔来给你说一声,你是瑶沟村的社员,上学不上学,你爹当不了家。只要你三叔当队长,你这个高中就非要念到头!”说着,队长掏出一叠儿钱摔在院里石桌上。“先拿着这一百块钱。有二十是上次卖树剩的,有二十是大队照顾的,还有六十是公社照顾的……雯淑她爹真不错,临调走还批给你家一张六十块照顾条。”

队长说完,不等我和二姐觉醒过来,就甩着胳膊走掉了。

一会,队里的牛车轮子钟响了。

不消说,又要开会。

吃过午饭一会工夫,老榆树下就坐满了社员群众。和去年那个群众会一样,近百号人马,散成几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掺杂不齐。孩娃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有的男人,来开会时端着饭碗,吃完了饭,碗就放在身边石头上。午时的日头,正巧在榆树顶上悬着。榆树条儿都面条似的倒挂起来,青白的榆叶,稍微地晒卷了。牛皮虫包儿从树叶、树枝上系下来,在空中荡着秋千。榆树下的阴凉花花叉叉,日光团儿钢钱似的一个挨着一个。队长三叔是咬着一个红薯面馍走进会场的。他站在牛车轮子钟下的石头上,没看来了多少人,也没挨门挨户查人头,把少半个馍塞进嘴里,伸长脖子咽下去,到一个端着饭碗的社员面前,要过碗喝了几口,就又回到钟下的石头上。

“我家的那个大舅子来了,正在家里吃饭。”队长先小声、后大声地说:“大舅子是高中老师,妈的比我吃得还多……笑啥?有他娘啥好笑!大舅子正在家吃饭。他来说咱们瑶沟村的连科在四中学习是前几名。可眼下,都知道连科夹着书本回来了。为啥?穷。她姐有病。供不起他念书。大舅子说连科退学可惜透了。可惜不可惜,大家伙都知道……我昨天又去看了咱们村的那一亩半地,小麦长得喜欢人,黑油油的,一棵靠着一棵,少说一亩地能打八百斤小麦。一亩半就是一千二百斤。一千二百斤呀……就他妈的让一队讹去了。因为啥?因为咱们队里没人物!想想这一层,就不能让连科辞学回来。开会就是这意思——大家说吧,谁家有钱先垫一肩,让他家洛阳那边治着病,家里这边还能读着书……要是说起来咱们一个村供不起一个高中生,走出村谁他娘的脸上也没光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