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香港电影趋势

青年电影手册(第四辑) 作者:程青松


由于香港与内地关系的独特性,一百年来的香港电影,除了继承了中国电影的遗产,同时又积极地发展出浓厚的地方风格。如何在中国电影坐标中寻找香港电影的位置?香港电影历来的特色,源自其自由市场与文化混搭的特性,更重要可能是一种打拼不死的精神。香港人有一句话叫“搏命”就是很努力很努力,甚至付出生命去拼。这种被学者博威尔认为是“过剩过度”的活力,成全了香港电影的特色。

香港回归,有说以往香港电影的这种奋身不顾的创新精神已开始消磨。但精明而务实的香港人似乎又懂得以不同方式来迎接变化,蜕变求存。结果是,香港片的出路,反而因危机而变得有更多可能性。合拍片在市场及资金上,给未来一个可跟好莱坞比拼的机会。结合华人市场及资金,商业大制作的可能性,变得更接近。《投名状》《十月围城》的例子说明票房亿元俱乐部已再不是神话。香港导演及资源在拍摄大片方面,有着巧妙的技术与经验的市场计算。但同时,香港的地道原味,同样被好些作品保留下来加以强化。地区的小故事、小人物的小情怀、地道口语、功夫文化、生活细节实感─香港电影的香港性,在这些作品中存活过来。例子如《志明与春娇》《月满轩尼诗》《叶问》等。

至于近年,新作品如《前度》《打擂台》等则显示了新导演们的新力量。有否香港电影新新浪潮的说法,言之尚早,不过也是时候通过这新力量来探知香港电影的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