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香港电影的可能性--李照兴/文

青年电影手册(第四辑) 作者:程青松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批香港年轻新导演拍摄了自己的首部作品。他们有些从国外学习电影后回港,有些在香港的电视台从助理编导一步步做起。结合了其时的香港社会活力与资金,拍出来的作品,风格大胆独特,有别于此前大型片厂式的作品。他们的名字,后来都成了香港电影的标志: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关锦鹏、张婉婷、罗启锐、区丁平─同时,香港电影也有了“新浪潮”的说法。新浪潮最伟大的作用,除宣告作者风格的降临,也是一种创作人与拍摄制度的实验磨合。创意充沛的导演如何跟制片公司合作,如何拍出富个人情怀又迎合大众的电影,成为一个问题─间中亦找到答案。

那是一个香港电影强势输出的年代。直接带出及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制作电影的公司众多,大牌明星成为华人世界的偶像。影片的类型亦朝多元化。

由最市井的赌片到功夫片再到文艺片都有一定的市场。香港电影的节奏,选用的卡士,创意的多向,有不受任何规范之气势。于不在意间,创造出一个香港电影的时代。

随着香港回归,我们不断在寻找“新香港”的可能性。过程中,“新香港电影”成为一个寻找的方向,以至香港自身的隐喻─在兼顾内地与香港甚至华人市场的香港作品中,无论是合拍还是全香港班底制作,或多或少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延续“香港性”(你可称之为港产片原味),同时又能击中全华人社区的大市场?─这就好比香港人常问的切身问题,在融入华语世界的过程中,该如何延续香港的特性?

由是,谈论新香港电影,就不能单从新的文本入手─确然,近一两年,新一批的香港导演,纷纷拍出了风格悦目,有新意的香港电影,如彭浩翔、麦曦茵、郭子健、郑思杰、陈国辉、翁子光、云翔等─而是要兼顾考虑到新市场的冒起,反过来是如何影响香港电影的发展。由过往香港电影“不在意”间开创了一个市场,到今天,香港电影要相当“在意”去发展下一个中国市场,可看到香港电影制作的一个重要思路转向。

那么,该如何探讨这转向?

我们认为探讨新香港电影转向,起码涉及以下多个层面:

第一是合拍片究竟意味什么?大片是否是香港片的另一个未来?─从《投名状》到《十月围城》再而到两集《叶问》,香港合拍电影正一步步找到市场与品质的平衡。并逐步把中国本土市场发展成要跟好莱坞媲美的庞大市场。有足够的市场,才有大投资进入,才会出现大片。但过往中国式的大片口碑不保,往往被评为虚有形式,也缺乏商业可观性。《投名状》《十月围城》似乎以其香港合拍片的商业特色与导演个人的风格,为中国式大片杀出一条新路。陈可辛甚至不认为《十月围城》是香港电影,而称之为中国电影。这正是香港电影暗度陈仓的证明:不需要标榜是香港电影的─香港合拍片以其独特的商业平衡、娱乐性、较人性的人物处理,拍出了佳作。到最后,那是否香港电影已非重点。

第二是“旧”的香港及其电影风格又如何在电影中延续?香港电影经常强调的地域性,寻常城市故事生活感,无论是杜琪峰电影中的老冰室旧街道,还是岸西故事中的尖沙咀或轩尼诗道,都洒满香港的生活气息。又或者彭浩翔在《志明与春娇》中的香港语言,《岁月神偷》中的旧情绵绵─如果我们说前述的针对中国大片市场的合拍片是其中一条选择路线的话,那么这里出现的第二种中小成本的作品,本意是只考虑到香港市场的作品,则是承传着港产片多元精神的代表。

第三是新一波的香港电影“新”在哪?新导演都在拍些什么?─至于香港电影的未来,除讨论市场和传统外,更要问:新一波的导演将如何拍新的香港电影?我们特别关注彭浩翔(虽已不算新导演但他的作品每每还载着新时代新风格的惊喜,逐步由当年的小众导演变成普罗导演)之外,更从一整代新导演新演员的对谈中,看到他们的灵感泉源以及思维模式。当中,麦曦茵是近年最被关注的香港新导演,除拍过《烈日当空》《前度》外,亦是《志明与春娇》编剧,又是《安非他命》的剪接,是近来最炙手可热的新人,更有人把仅25岁的她誉为香港电影的未来。她跟彭浩翔、黄修平、郭子健和黄精甫等都是曾志伟当年发掘并给与机会的新导演,背后也说明曾志伟等富经验并立心发掘电影界新人的老师,是香港电影重要一环。其他如郭子健、郑思杰合作的《打擂台》,毕国智的《囡囡》,曾国祥与尹志文合导的《恋人絮语》(这批导演新作另一小特色是流行合导),都是新人处理下的新香港电影。是否形成一种风格或新浪潮言之尚早,但这却是一股关心香港电影的观者要留意的趋势。

简单而言,上述第一个是市场题目。第二个是旧元素的传承,即何谓“港产片”特色的问题。第三个则是新年代新导演的个人怀抱问题。要了解新香港电影及新市场的可能性,我们就由此展开讨论及评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