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中国男人头上是“肿瘤”,女人头上是“菜花”(3)

棒喝中国 作者:黄东涛


其次,当前许多中国人的思维,缺乏深度、广度和高度。就像下棋,有些人下棋考虑十几步甚至二十几步,而有些人下棋只考虑一步、两步,从不考虑超过三步。许多中国人目前考虑问题,就像那个只考虑一两步的下棋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很容易解释许多社会现象。譬如,外汇储备就是一例。我们跟外国的贸易,永远只考虑一步,那就是“这一笔,赚不赚钱”。改革开放三十年,事实证明,我们几乎“每一笔,都在赚钱”,我们储备了巨额的外汇。然而,三十年过去,当我们回头看时,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原来都是美国人印的钞票。我们付出的是汗水,他们只需要启动印钞机。当然,他们还付出了“智力”,毕竟他们考虑得比我们深远多了,谁叫我们永远只考虑眼前的“一两步”呢?如此贸易,焉能不吃亏?

第三,当前许多中国人的思维,不符合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相互交流时,首先要碰到的就是西方的“概念”或者说中国的“名”。西方人对于概念通常会给出严格的定义或界定,并在遵守“同一律”的基础上相互交流。譬如,“文化”一词,应该有严格的定义,否则难以交流。张三说的“文化”是这样的,李四说的“文化”又是那样的,他们俩在一起谈“文化问题”,会有建设性的结果吗?中国古人不拘泥于对“概念”的定义,但对于“名”的规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譬如,孔子所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正名”,如此思维,如此做事,才会有秩序。老子所言:“名可名,非常名。”他非常清楚“名”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然而,遗憾的是,在当今中国,还存在不少“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名不副实”的逻辑错误。基本的逻辑常识,不仅在老百姓中无人遵守,就是在严肃的学术殿堂都相当陌生,真的是可怕啊!

第四,当前许多中国人的思维,缺乏基本的推理程序。正常的思维,应该是从模糊到精确,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因到果,从本到末。而我们许多人,却正好反过来思维:从精确到模糊,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果到因,从末到本;甚至只停留在精确、微观、局部、果或者末,并不进行深入的思维。《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某某明星作了一个产品的广告,大家就纷纷去买,最后受骗上当了。大家都指责这位明星道德败坏,为什么就没有人反思:自己的思维出问题了!“某某说这个产品好,某某是明星,所以这个产品就好。”这个思维结论究竟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明星说某个产品好”,是“这个产品好”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条件,我们为什么就得出“这个产品好”的结论呢?还有,说“某某人成功,是靠某某经验”,于是,大家就一哄而上,去学习某某人的成功经验。殊不知,某某人总结的“某某经验”,不过是他成功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他的成功有很多条件,有他自己知道的,有他自己不知道的;有个人努力的原因,也有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如果期待学习他的成功经验,就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不是痴人说梦吗?

第五,当前许多中国人的思维,是僵化的、单向的。禅宗里讲“担板汉”,就是形容这些人。担板汉,顾名思义,肩上扛着一块木板,当他放在左肩上时,他就只能看见右半部分世界,看不见左半部分;当他把板子放在右肩上时,他就只能看见左半部分世界,看不见右半部分。“担板汉”形容一个人思维的片面性,又是骂人不带脏字。然而,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在上演“担板汉”的错误,大至政策管理,小至家长里短。所谓“担板汉”的错误,就是缺乏平衡观、系统观、整体观,看问题通常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只看到了利益,没有看到危险;只看到了光明,没有看到黑暗;只看到了“得”,没有看到“失”;只看到了成功的荣耀,没有看到成功的艰难;只看到了“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只知道安乐,不知道忧患;只知道自强不息,不知道厚德载物;只知道“外求”,不知道“内求”..如此种种,数不胜数。毛泽东以其辩证思维、平衡观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当前的许多人却只知道毛主席晚年犯错误了,却不知道毛主席的精神财富可以继续指导我们进行新的长征。当我们变成“担板汉”时,我们离“瞎子”已经很近了,如何能打胜仗?

最后一点,当前许多中国人的思维,是线性思维、习惯性思维,缺乏创造性。笔者在报纸上注意到:一些德国专家从来不跟中国人讨论创意产业,他们认为当代多数中国人的头脑根本就没有创意。真是羞辱啊!中国人有着智慧先民的遗传基因,本来应该拥有世界上最卓越的大脑。今天,因为我们不争气,堕落成世界上“没有创意”的大脑。然而,公允地说,当前中国人的大脑仍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为什么会缺乏创意呢?是因为当前许多中国人执著于自己聪明的大脑,执著于已经开发的大脑,对于广阔的、未被开发的大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努力去开发。大家都在线性思维,都在习惯性思维,都在“耍聪明”-“耍小聪明”,致使我们远离了大道,远离了“非线性思维”,远离了“创造性”。“聪明反被聪明误”,非常适合形容当前的中国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