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禅味与茶味(1)

明报:茶酒共和国 作者:黄苗子


柳存仁

十余年前,跟住在日本京都的友人黄君实先生一起去参观那里的南禅寺,是一处著名的古迹。除了肃寂的庙宇之外,据说那儿做的豆腐最有名,庙的周围有不少的饭馆都是靠它招来客人的。我们实在也不知道哪一家制的最隽,就随便在一处"坐地"(《水浒传》里的名词)了。吃的豆腐是温温的,微有一些麻油之类,质地滑润,单吃这个是不足以裹腹的;这且不言。据说这里的豆腐有禅味,最早是什么高僧传下来的秘方云云,当然禅味到什么程度我们俗客很难领会。倒是君实这一位画家,他说的话我还记得。许多人都知道,京都的一个特点是它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佛寺。有人说,就是在那边住上一年也随喜不完。君实却特别注意各处丛林多悲风的高树上边的枝杈。他说:"这些树枝的姿态你如果细看,没有一株一枝是相同的。"他大概预备长住在那里画树枝了。树枝是画不尽的,但是他还要诚恳地画下去。他那句话,倒似乎有点儿近禅。

一般来说,豆腐的味道很平淡,它应该是很近于隐逸的人们喜爱的食品,不过它不一定有禅味。若要说禅,我以为东方人大家"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喝茶,其或近之。

提起饮茶,有些人以为日本人是有他可以艳称的茶道的:这从相当于中国的南宋以来的时代开始,直到如今,大概也是事实。日本僧侣的种茶,喝茶,甚至开宗立户,蔚成大国,沿袭衍变而成今日茶道的许多流派,当然要溯源于9世纪初,中国晚唐时来华的最澄、空海师徒们从中国把茶种和茶石臼带回本国去种植的时候。虽然在这以前,他们不是不曾知道茶,或不曾喝过茶。至于有斗茶的习尚,有茶会的组织,以及上流社会的竞相用中国瓷器的器皿,和15世纪中叶以后村田珠光这位奈良的和尚怎样尽量地把贵族、武士们享乐性的饮茶变成合理的平民化的聚会,和提倡使用日本本土的瓷器又开了他们陶瓷工业振兴的机缘,我们对于邻国的文化历史上的这些事情,不能够不知道一点,但茶道之兴,自然还是始于吾华,这一点我们却不能数典忘祖。唐时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云:"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24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用的茶道一词,不就是很好的说明么?

陆鸿渐就是陆羽,这位《茶经》的作者,他的名和字相应,是《易经》的典故,这个不用说了。《新唐书》卷196《隐逸传》有他的小传,《全唐文》卷433也有《陆文学自传》,近年我还看到有人把《茶经》作了译注的本子,读者们当可参看。我不曾详细研究过喝茶的历史。简单地说,8世纪末陆羽时代大家喝的茶,采到叶子后先要蒸,蒸后捣磨成饼,样子就像是茶砖。喝的时候先得切下一块来,俗人还加上香料和其他配合的葱、姜、枣子、橘皮等东西同煮。这样的茶,大概就是卢仝说的"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一类的物事,我们今天已经喝不到了。因为宋代以后,喝茶的方法进步了,末茶兴起,碾茶的技术很有成就。采茶的人收割后先把茶叶榨挤蒸压,然后把它研成粉末。喝时,把末茶放在茶碗里,用沸水点冲后,碗里出现了泡沫,又用茶筅(用老竹筋制的小刷子)去搅拌,等它和匀了,■慢慢地喝。旧小说里常看见的"点茶",指的大概就是喝这种茶时点冲的动作。北宋时的人像蔡襄、宋徽宗等作的《茶录》、《大观茶论》这一类的书,在许多细节方面和《茶经》颇有出入,因为所叙说的对象不同了。南宋初曾经两次入华的日本荣西禅师,在他国内号称"茶祖",他当时在明州(宁波)、临安所见到的禅寺里饮茶的情况,大约就成了后来日本茶道在制作和应用方面的一些常规。荣西和朱熹是同时代的人。他的《吃茶养生记》曾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比荣西约迟两百多年的村田珠光,提倡喝茶,据说也是因为喝茶可以止坐禅时发生的疲劳。这正像是陆羽《茶经》里的《七·之事》引《神农食经》所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引申了。茶道之行,和禅寺和禅僧们的生活行事有关,这在茶的历史上记载很多,是不用怀疑的。可是,茶道里什么地方看得到有禅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