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另外一个例子:
克纳夫尔是费城一家煤厂的推销员,多年来,他一直想把煤推销给一家连锁百货公司,但却始终没能做到,那家公司依旧购买市郊一家煤厂的煤。更令他难受的是,他们每次运煤都会从他的办公室门前经过。为此克纳夫尔在班上大发牢骚,痛骂那家连锁公司,说他们有害于国家和社会。可话虽这样说,他终究不甘心,为什么他无法说服那家公司买他的煤呢?我建议他尝试一下别的方法。情况是这样的:我把训练班的学员分成两组,展开了一场主题为“连锁百货公司对国家的利弊比较”的辩论会,并把克纳夫尔编到了有利的一方,他也同意为那家连锁百货公司辩护。
然后,我要他直接去见那家公司的负责人。见到负责人后,克纳夫尔对他说:“我不是来向你推销煤的,我想请你帮个忙,我要参加一个辩论会 ”他说出了来意,又说:“我不知道谁比你能提供给我更多这方面的资料。我很想在辩论会中获胜,希望你能帮助我。”后来克纳夫尔自己叙述了当时的情形:“我请求那位负责人给我1分钟的谈话时间,这样他才答应见我,我说明来意后,他请我坐下又谈了1小时47分钟。他给一个曾写过有关连锁百货公司书的高级职员打电话,并给全国连锁经营百货公司工会写信,给我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他认为他们公司是真正为社会服务的。他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和自豪。他说话时两眼放射着热情的光芒。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也改变了对他原有的看法。
我走时,他搭着我的肩膀,亲自把我送到门口,并预祝我在辩论会上获得胜利。最后他还说: 等春末你再来一趟,我愿意订购你们厂的煤。
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奇迹,我没有提到要他买煤,可他自己却说要买我的煤了。我想这是因为我真实地对他的问题发生了兴趣。这两小时的进展,比我十年里得到的还多。原因就是过去我只关心自己和煤,而现在我关心了他以及他的问题。”
克纳夫尔发现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公元前100多年,著名的罗马诗人西拉斯就曾说过:“要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我们就要先对别人发生兴趣。”
因此,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必须遵守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真诚地关心别人,对别人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