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骊姬的暂时性得手(5)

东周列国那锅粥(第二碗) 作者:天际孤鸿


俩兄弟的不同选择

这可怎么得了,重耳是狐突的亲外孙。

太子申生都帮了,重耳更不能视其安危不顾了,狐突赶紧叫来二儿子狐偃,让他即刻前往蒲城出差,务必赶在勃鞮之前通知重耳逃跑。同时嘱托道:“外孙重耳肯定是块好材料,你们兄弟俩今后一定要好生辅佐,助其事业成功。”

狐突老先生所说的兄弟俩指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论起来,这两兄弟是姬重耳的舅舅。作为母系社会的道德遗产,古时舅舅和外甥关系比于至亲。大舅狐毛一直在蒲城陪伴重耳,姬重耳则从17岁起便父事小舅狐偃。狐突的俩儿子就此再没能回到老爸身边,直到老爸惨死之时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是后话。

且说狐偃气喘吁吁地跑到蒲城,告知变故,重耳大惊,赶忙开会讨论去留问题。身边谋士无不表示“跑路胜于一切”,于是重耳下定决心,收拾细软,立即出奔。哪知,勃鞮抓人真够积极,比预想的早来不少。兵临城下,蒲城军民纷纷请缨,要求一战。老大重耳却不想跟老爸献公对着干,下令城门洞开,不加阻拦。

勃鞮一看蒲城大门敞开,还以为重耳已经逃走,于是一顿急行军。哪知领着甲兵冲进重耳府时,一眼就看到重耳、狐毛、狐偃三人竟然还在府内。

当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惨遭失败,红军失意逃奔。初时压根没有方向,到了后来还是看了国统区的报纸方知陕北刘志丹的根据地新立,才确定要全军北移,终于保存实力,乾坤扭转。所以说,危机关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走为妙。可重耳和他两个舅舅却有点磨叽。

三人明确了逃跑的意图却没确定逃跑的方向,反复商量间,勃鞮已经提兵入内。府内家丁保姆大叫一声:“城管来了!”霎那间跑得无影无踪。重耳、狐毛、狐偃三人惊慌失措,跑到后院。这年头玩躲猫猫是有生命危险的,只听两个舅舅大喊:“躲不了啦,快翻墙吧。”

说话间,二人立马翻墙而出,回身一看,宝贝外甥这位“翻墙男”竟然体育不合格,手脚不利索,还在墙上骑着。

大哥狐毛赶紧踩着弟弟狐偃上墙去接,怎料墙那边的勃鞮已经赶到,一把抓住重耳的衣袖。

现代人穿衣服,衣袖基本是贴身的。现在描述歹徒行凶时,基本是说“一把抓住被害人的手臂”,而不会赶上寸劲,单单抓住衣袖而已。古时的服装袖口宽大,这点诸位在电视上早有所见。勃鞮看着重耳正要翻墙逃走,大手一抓,没抓着手臂,只抓住了衣袖。

重耳使劲挣脱,勃鞮提剑威胁。重耳一惊,全力往墙外后仰。眼瞧着猎物就要逃脱,勃同志手起剑落,又赶上寸劲,砍断衣袖而已。霎那间重耳因为失去平衡,一下摔出墙去,幸好有两位舅舅垫背,外加情势紧急,也顾不上腰酸背疼腿抽筋,起身便跑。

那头的勃同志也重重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手持宝剑,一手持衣袖,无尽恨依依。手下一看,窃窃私语,说咱这个老大咋有断袖之癖呢?勃鞮从此衔恨于心,日后他又奉命潜入他国,追杀重耳,这是后话。

且说重耳和他的两位舅舅边跑边想地儿,最后觉得还是找个近一点的地方歇歇脚吧。于是去了翟国。

“翟”有两个发音,除了“宅”之外,还有“狄”,意思也和夷狄相同。重耳因为母亲是北戎之人,因此他心中的华夷之辨本不是太强,所以跑路的时候也不会分什么“华”国、“夷”国。至于翟国之主,他一看晋国大公子逃难到此,就跟难得遇到外宾似的,殷情备至。还说自己昨晚做了个梦,苍龙下凡,今天睁开眼就看到公子来投,实在是上天安排。主宾言语契合,一切顺利。

没过多久,外人传报,说有一个车队正朝翟国而来。重耳心神刚宁,没成想追兵又至,赶紧请求翟老大替他出头。翟老大也不想在外宾面前丢人,下令弓箭伺候,然后主宾一同上城观战。等重耳一上城头,就听到城下一人大呼:“切莫放箭!我们不是追兵,特为投奔晋国公子而来。”

重耳仔细一看,说话的是赵衰(音同崔)。

赵衰,字子余,他老爸就是申生的司机赵夙。赵衰做过几年重耳的班主任,重耳出守蒲城之后,他久在绛都任职,一直看不惯骊姬迷惑献公,二五恃宠骄横。如今见爸爸的老领导申生被逼致死,自己的好学生重耳出逃外国,于是相约同志之士,慷慨陈词,最后竟然说服数十人一起去官辞职,偷渡出国,投奔重耳。

重耳知道赵老师的为人,肯定不是那种给地方官拉皮条,嫖宿强奸女学生的主儿,于是让翟老大开门放人。数十人组成的庞大车队入城之后,众人下车集合。重耳一看,除了赵衰之外,还有魏犨、狐射姑、先轸、颠颉、介子推、胥臣等知名人士。

比如魏犨,是申生小弟、赵夙同事、魏姓始祖的毕万之子。也就是说,当年申生手下赵、魏两位功臣的传人现在都团结在重耳的周围,真可谓重心迁移,热点?换,众望新归。这个“犨”字,音同抽,意思是牛的喘息声。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魏犨是个粗人。也的确如此,魏犨后称魏武子,一个“武”字足以概括他好勇斗狠的性格了。

有点贬义的是,粗人毕竟是粗人,干事鲁莽不经大脑,之后重耳都对他动过杀心。魏犨同志也没得到太大的重用,要不是子孙争气,不然三家分晋的时候也难有魏氏了。所以,人还是有点文化的好。

顺带交代一下狐射姑,他是狐偃之子,重耳的表兄。

重耳的流亡团队就此建立,打算扎根翟国。虽然此后事不如意,起码现在能喘口气了。此时重耳已经43岁。司马迁先生在《史记》里说重耳一直喜欢结交豪杰,善于搞人际关系,有士五人(赵衰、狐偃、狐射姑、先轸、魏犨)和他一直很铁。看来,出门真得靠朋友,这五人也成了重耳流亡团中的核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